1931年攻打赣州,是红军历史上一次重大但颇具争议的战事。以第三军团为核心、由彭德怀担任前敌总指挥,2月3日正式对赣州发起围攻。本来寄托着尽快拿下这座赣南重镇的希望,但经过33天的苦战,赣州依然未能攻克,红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为什么打赣州会失败,原因可以归纳成几个方面:
第一,敌我兵力对比严重失衡。城内原本被估算有8000人把守,实际上却达到1万8千人,几乎是预估的一倍多。相对而言,投入围攻的红军第三军团大约只有1万4千人,兵力劣势非常明显。
第二,赣州的地形与城防极其险要。赣州位于章江与赣江的会合处,三面环水,只有南面才有陆路通道;城墙高达两丈(大约六七米),城池被 Water 网环绕,防守方凭借地势与水网形成坚固的天然要塞。红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突破重重防线,攻城难度极大,久攻不下。
第三,战线上的援军来援与敌军的顽强抵抗。赣州不仅是赣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敌人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座城。3月初,陈诚部的11师两团通过渡江方式突入城内,紧接着14师也赶来增援,两支师的兵力合计约两万人,使红军陷入前后受敌、四面受压的险境。最终,红军在3月8日只能撤出战斗。
这场战斗持续了33天,城未攻克、伤亡惨重,红军还损失了两位师级干部,错失了扩大苏区的有利时机,因此被视为一次罕见的失败。值得注意的是,战前毛泽东明确反对攻打赣州,只有朱德在公开支持。
周恩来后来感慨地说:“开始的时候,党中央和一部分革命群众也常常走错方向,迷失方向,但毛主席的方向始终是正确的。”关于毛泽东是否应对赣州作出决策以及其前因后果,陈冠任所著的两部红色历史著作《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有详细论述。该套书在出版后长期畅销,累计销量已超过百万册,成为许多读者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