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历史上一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最离奇的说法,也是最有可能的一个说法,是成吉思汗死于西夏王妃之手。至于是否真如传闻中所说被咬断命根,这个仍然没有确凿证据,但这一传说的确在蒙古流传广泛。
根据流传下来的说法,当时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在被俘后,被献给了成吉思汗。这位西夏王妃不仅美丽,而且性格非常刚烈。据说,在与成吉思汗同寝的夜晚,王妃趁机咬断了他的男根,导致成吉思汗重伤而死。事后,王妃因自知罪行严重,选择了自尽。这个故事在蒙古地区流传了很久,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也成为了其中最具戏剧性的死因之一。
另外一种说法则是西夏王妃在成吉思汗的酒中下毒,致使成吉思汗毒发身亡。这一说法虽然也有人提及,但历史的记载较少。
然而,依据《元史》的记载,成吉思汗似乎是因病去世的:“(公元1227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这段文字虽然没有明确说明死亡原因,但它表明成吉思汗是在生病后去世的。
关于成吉思汗死因的其他版本还有几种说法。据《元朝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征西夏时,在阿儿不合一带打猎时不慎坠马,导致伤重发烧,病情逐渐恶化,最后去世。当时他骑的是一匹红沙马,结果被一匹野马惊吓,导致成吉思汗从马背上摔下,受伤后发烧未能痊愈,最终因伤病去世,年仅67岁。
另外,罗马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1245-1247年间曾记载说,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击致死,但这个说法没有太多证据支持,毕竟他是18年后才来到蒙古的,所说的内容也只能算是道听途说。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马可·波罗游记》,认为成吉思汗死于一箭毒伤。根据马可·波罗的记载,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时中毒箭,最后毒发身亡。然而,这一说法的可信度也很低,因为马可·波罗所处的时期与成吉思汗去世相差较远,而且作为外国商人,他不可能深入了解蒙古内部的重大秘密。
《蒙古源流》一书中也提到,成吉思汗可能是被西夏王妃刺杀的。书中记载,王妃在成吉思汗放松警惕的夜晚,利用匕首刺杀了他。这本书成书于清朝康熙年间,虽然是在相当久远的时间后写的,但该书详细描述了这个情节,因此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根据这一记载,西夏王妃的行动显得特别可疑,不仅在历史文献中有所提及,而且在蒙古口耳相传中也一致指向她与成吉思汗之死有直接关系。
综合来看,西夏王妃可能与成吉思汗的死因有关的说法似乎最为可信。尽管是否真如传说所说的那样“咬断命根”尚难确认,但从《蒙古源流》与蒙古流传的故事来看,西夏王妃的确可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至于成吉思汗因坠马或中毒箭死的说法,则显得不太可信。毕竟,成吉思汗进行猎战时的场面必定十分壮观,按理说不可能有一匹野马突然惊扰到他,且他也不可能因这次事故而长期卧病不起。至于他亲自上阵征西夏,并中毒箭致死的可能性也较低。
总体来看,关于成吉思汗死因的种种猜测,西夏王妃与他去世之间的关联性似乎较为合理,这一历史谜团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仍然引发着人们的讨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