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时期的日本,钢铁并不是最大的困难。日本多年来靠大量回收废金属来维持战时需要,主要来自美国的回收物资。然而,真正的短缺来自铝及其原料铝土矿。铝土矿被视为17种具有战略重要性的物资之一,而铝的生产在1940年被美国的ALCOA公司垄断。由于担心需求只是一次性高涨,该公司不愿扩大生产设施。直到雷诺兹公司进入铝生产市场,推动了在战争期间所需的扩产。
铝土矿和石油在战争时期被日本实施禁运。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所能掌控的唯一来源来自帕劳群岛,但在1940年日本仍从荷兰进口了约212,587吨铝土矿。自1941年起,日本控制的铝土矿生产设施遭到破坏,产量因此放缓。战争初期日本还夺取了马来亚,那里铝土矿资源丰富;到了战争后期,由于美国实施的二级封锁,使日本难以继续获得铝土矿,虽然曾尝试用来自满洲的含铝页岩来替代,但这种来源缺乏稳定性,铝产量因此呈直线下降。
在1934年以前,日本每年进口的铝大约在五万到十万吨之间,此后则更努力地提高国内产量。丰富的水力发电为铝冶炼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能。具体产量方面,1941年日本铝产量为71,740吨,1944年达到峰值的151,000吨;而同期的美国在1941年的产量为309,100吨,1943年则达到峰值920,200吨。战争爆发时,日本的铝土矿储备约为254,740吨,但很快就被消耗殆尽。
铝及其铝合金(常被称作硬铝)对日本来说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飞机工业方面。在铝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日本的航空制造业受到了极大影响,难以维持原有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