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历史发展中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从远古到近代,中国经历了24个朝代的更替。随着社会的进步,朝代更替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必然阶段。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周朝,持续了大约800多年;最短的是新莽王朝,国祚只有约15年;而最后一个朝代则是清朝。
在漫长的历史中,共诞生了408位皇帝。大家都熟悉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名叫嬴政。当年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纷争,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紧接着,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书同文,车同轨;大力修筑灵渠,改善水利环境;还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修筑了万里长城。
长城的历史非常悠久,从秦朝起到今天,已经超过两千年。它在风雪与战争的洗礼中仍然屹立,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在历史记载中常有这样的称呼)。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依然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因此决定继续修筑长城,把匈奴等势力挡在边境之外。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劳动力,峰时甚至达到上百万。
当然,长城并非秦始皇首创。最早的长城段落出现在西周时期,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进入秦朝后,秦始皇只是对前人的基础进行了修缮和延长,使长城达到万里之长。到了明朝,长城也在继续修建,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模样。至于“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很多人自然而然会好奇。其实可以用现代材料和价格做一个大致估算。
长城总长约21196.18公里,修筑历时千年,地形复杂使施工难度很大。就材料而言,长城需要非常坚固的砖瓦与灰砂浆。专家估算,长城的每米大约需要6000块青砖和7立方米灰砂浆。若按今天的价格来算:一块青砖大约4元人民币,一立方米灰砂浆大约400元。若以秦朝新建部分大致14000公里来估算,单材料成本就约为4200亿元人民币;再加上人工和工具等杂费,总额很可能超过6000亿元,远远超出常人想象。
在古代,科技水平有限,建造这样的大型工程主要靠人力。巅峰时期,参与施工的工匠和劳工多达80万人,历时十余年,伤亡数十万。由于管理不善、对劳工的处罚等原因,秦始皇也因此留下“暴君”的历史评价。
总体来看,长城确实增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起到了作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压榨了百姓的劳力,耗费巨大,民心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最终在秦朝的第二任君主时期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