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4月12日,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女飞行学员开始了她们的首次飞行体验。虽然她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当她们登上飞机时,身体的不适让她们都吐得非常厉害。看到这一幕,一些男学员开起了玩笑:“你们这些女同志真娇气,坐飞机都吐成这样,怎么能开飞机?”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每一位女学员的心。
尽管如此,这些女学员并没有气馁,她们一次次勇敢地飞上蓝天,虽然每次都忍受呕吐的折磨。过度的呕吐和身体的巨大压力让其中一位学员阮荷珍生病倒了。面对阮荷珍的病情,领导曾考虑让她退学,但教员却坚信她能克服困难,最终帮助她继续坚持。
为了增强抗眩晕能力和改善平衡感,阮荷珍加大了体能训练:她坚持跑步、做滚轮训练,一直到她不再呕吐为止。为了适应飞行中的汽油味,她还特意带上了洒有汽油味的毛巾,随身携带,慢慢地让自己适应这种环境。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阮荷珍终于克服了呕吐的症状,其他14位女学员也顺利通过了飞行体验的考验。
接下来是正式的飞行训练。然而,就在训练即将开始时,竟然有一位学员选择了放弃——她就是年龄最小的秦桂芳。秦桂芳曾经幻想过自己将会遇到一位高大威猛的苏联男飞行员,或者一位英姿飒爽的苏联女飞行员,可是,当她真正见到自己的教员时,却惊讶地发现,教员竟然是日本人!
这位日本教员名叫长谷川正,与另一位教员宫田忠明一样,曾是二战期间日本的飞行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长谷川正和宫田忠明所在的飞行部队被中国东北的解放军俘虏。在经过教育和改造后,他们转变为新的战士,为新中国的飞行事业做出贡献。长谷川正在战斗中曾冒着炮火,为被围困的解放军投掷突围路线图,帮助中国军队成功突围。而宫田忠明也完成了多个运输任务,积极支援中国。
尽管如此,秦桂芳依然很难接受日本人的身份,特别是她亲眼目睹过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当她被告知,必须像尊敬校长一样尊敬这些教员时,她心中充满了不满和抗拒。
矛盾很快升温,秦桂芳竟然收到了停飞通知。尽管她是飞得最好的学员,停飞单上却列举了她的种种错误:忘记减油门、注意力不集中、忘记放襟翼等。虽然每一条指责都合理有据,但秦桂芳坚信这个日本教员在故意为难自己。她飞得最好的表现,却让她成为了唯一一位被停飞的学员,整个队伍的士气因此大受打击。
一次,秦桂芳在空中飞行时,松开了油门杆,将手随意放在了飞机座舱的边缘。坐在后座的长谷川正突然大声呵斥她:“你把手放在哪里?”飞机停稳后,秦桂芳再次收到了停飞通知。她为这个小动作感到愤怒,跑去校长办公室投诉。
矛盾越来越严重,长谷川正最终主动找到了秦桂芳,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指着自己额头上的一道深深的伤疤,告诉她:那是他在一次飞行中因为得意忘形,站起身来不小心撞到电门,导致发动机停转,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他成功迫降。而那次迫降过程中,他的头狠狠撞到挡风玻璃,留下了深深的伤疤。
他说:“飞行是一项严肃的事情,马虎不行,随便不行,骄傲不行,不守纪律不行。”这番话打破了秦桂芳心中的隔阂,她意识到长谷川正并不是故意针对她,而是为了让她们成为优秀的飞行员。自那以后,秦桂芳开始刻苦练习飞行技术,并最终成为了长谷川正最引以为豪的学生。
1951年11月30日,这14位女飞行学员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新中国的首批女飞行员。几个月后,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她们将在1952年3月8日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接受国家的检阅。这是她们艰难历程的一个重要时刻,她们能顺利完成任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