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里,皇权高高在上,自秦始皇以来,一直到清朝末年,历代天子都用各种制度来显示自己的至高无上。例如,皇帝自称“朕”,普通人不能这样称呼;皇帝穿的是黄色的龙袍,普通人也不能穿同样颜色的衣服。这些规定像一层层看不见的门槛,告诉人们谁才是掌权者。
皇帝的日常生活与普通百姓有很大不同。明清时期,皇帝居住在北京的紫禁城里,城墙高大、警备森严,外人想进都很困难。皇帝吃喝讲究,山珍海味应有尽有;为了防止被下毒,进膳之前常由太监先试吃,确保安全后再宴请群臣。
另外,封建王朝的皇帝对龙袍非常看重。龙袍象征天下唯一的皇权,只有皇帝才能穿;如果有人私自制作龙袍,一旦被发现,通常会被以谋反罪论处。因此,古代若有人胆敢私制龙袍,往往结局不妙。
1982年,重庆市江北区的一家纺织厂在施工扩建时发生了意外。工人们挖地基基建,突然发现地下有一块很大的石板,大家都有些困惑。施工负责人报告后,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赶来勘察,结果认定那里是一座清朝时期的农民墓葬,价值不高,暂时不需要大规模发掘。
事情好像就这么过去了。但有一天,工地休息时,一群孩子到现场玩耍,竟从墓葬里挑出一件衣物,经过一番撕扯,这件衣物被撕得很破。专家得知后再次赶来查看并鉴定,发现这件衣物竟然是一件龙袍!
消息很快传开,专家重新对古墓进行发掘与研究。经过细致勘探,这座古墓里一共出土了28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还包括4件龙袍。墓主人最终被确认是明玉珍,原名明瑞。他曾是红巾军徐寿辉麾下的一名将领。后来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称皇帝,明玉珍看不起他,拒绝归顺,称王,不久便建立了“大夏国”。
这段历史与整个元末明初的动荡紧密相连。元朝末年,各路农民起义及军阀混战不断,最终由朱元璋打败大夏,建立了大明王朝。1992年,韩国一位知名商人明在律得知这段消息,心中颇为激动,因为族谱上记载明玉珍是他的祖先。
明在律便带着家人前往重庆祭拜祖坟,從此明玉珍的墓也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玉珍的后代如今主要分布在韩国和朝鲜,其中韩国大约有4万多人,朝鲜大约2万人。
此后,越来越多的韩国后人来到重庆,祭拜并认祖归宗。根据粗略统计,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后人来到明玉珍的墓前,寻求与祖先的联系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