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曾经提到过貌美的男子,这次谈谈几个貌丑却心地善良的人。美的反义词是丑,因此这些人虽然长相不美,但品行却非常高尚。
施世纶,清朝人,曾任漕运总督,被后人尊称为“天下第一清官”,外号叫“缺不全”。光听这个外号,若只是凭外表,怕会以为他真的长得丑。刚任知县时,施公去拜见上司。看到世上还有这么丑的知县,上司里有些官员不自觉地捂着嘴偷笑。施公发现后,整衣正色、声音庄重地说:“列位大人,你们窃笑于我,是认为我长得很丑吗?有的人虽然长着人面,却心如兽心,这是应该厌恶、应该嘲笑的;然而我,虽脸庞像兽,但心却是忠君爱民,丑脸又能怎样?”话不长,却字字铿锵。上司们个个脸色发红,其中有一位正直的官员更是因此对他深生敬意,日后在办事上给了他许多支持。
张和,明朝人,自小就丑,常被邻里嘲笑。他并不为此气馁,刻苦学习,常自勉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丑儿发奋时。”经过长期努力,他在廷试中名列第一,成为冠軍。后来因为一只眼睛瞎了,名次降为第四名。面对这个结果,张和既感到不甘,又能坦然接受,常自嘲自勉地说:“我已经废了一只眼睛,肩膀一边厚一边薄,手一大一小,脚一长一短,唯有这颗心是美的。”每当有人议论他人的得失,他总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劝诫道:“人应当在有过错中求得无过失,不应当在无过错中找过失。”这句话,至今仍被人引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焦夫子,亦名焦公,来自蜀地岷山一带。他学问渊博、善于教导后进,因此被后人尊称为“焦夫子”;因脸上有一个肉瘤,他在同行间也被戏称为“肉瘤夫子”。其实他确实长相丑陋,眼睛细长、鼻子粗大,鬓胡子繁密,再加上那颗肉瘤,外貌更显怪异。然而无论外表如何,焦夫子品行正直、学问高深,深得邻里、同行和朋友的敬佩。他尤其擅长写诗,虽然传世不多,但据说他的诗才出众,只是现存的多已失传,蜀地还流传着他的一句名句:“两轮日月磨兴废,一合乾坤夹是非”,被人用来寄托面对是非时的冷静与睿智。
这三位看似“丑陋”的男人,其心地却各自闪耀着光芒。外貌或许让人忽略他们,但他们的德行与才华,才是真正值得敬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