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羽被斩前终于恍然大悟,蜀国真正的老大不是刘备,其实另有其人
创始人
2025-10-13 08:02:16
0

# 咱唠三国:关羽为啥非要打襄樊?丢了荆州还送命,背后全是蜀汉的“家务事”

家人们,一提起三国里的关羽,咱脑子里准是“红脸长须、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威风样儿。可谁能想到,这么个“武圣”级别的人物,最后竟栽在了襄樊之战上——不仅丢了荆州,自己也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还把蜀汉的好局面给搅黄了。不少人都纳闷:那会儿刘备刚占了汉中,蜀汉正是顺风顺水的时候,关羽咋就非得冒然出兵?这背后的弯弯绕,可比戏台子上的戏还复杂!

今儿个咱就用天津这接地气的话,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刘备入川为啥不带关羽、诸葛亮?关羽打襄樊到底是自己想出头,还是刘备下的命令?最后粮草断了、没人支援,又是咋回事?咱从头唠,保准让您听得又乐又明白,还得琢磨琢磨“团队里要是步调不一致,再厉害的人也容易栽跟头”的理儿!

## 一、刘备的“逆袭路”:从借荆州到占益州,蜀汉差点就“起飞”了

先说说襄樊之战前的蜀汉局势,那叫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想当初刘备多惨啊,东奔西跑,一会儿投靠曹操,一会儿依附袁绍,连块正经的地盘都没有,活脱脱一个“三国版流浪汉”。直到请出诸葛亮,才算翻了身——火烧赤壁一把火,把曹操烧得落花流水,刘备不仅趁机夺回了半个荆州,还捞到了第一桶“地盘资本”。

可刘备心里清楚,就半个荆州,想实现“恢复汉室”的大目标,那就是“做梦娶媳妇——净想美事”。荆州这地儿虽好,可太小了,养不起太多兵,也攒不下太多粮。要想真正站稳脚跟,还得往西边走,拿下益州这块“肥肉”。为啥说益州是肥肉?您想啊,那地儿物产丰富,又有山川险阻,进可攻退可守,简直是天然的“创业基地”。

可刘备想拿益州,别人也没闲着——东吴的孙权和周瑜,早就盯上这块地了。周瑜那脑子多活泛啊,瞅着益州牧刘璋软弱好欺负,立马就想带兵过去“抢地盘”。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周瑜半道上得了重病,没撑住就没了。东吴这边群龙无首,抢益州的计划也黄了,只能先撤回兵力守自己的地盘。

这可给刘备送了个“大馅饼”!他赶紧找孙权联姻,又是说好话又是许好处,总算借到了东吴的支持,顺利拿到了剩下的半个荆州,还把荆州当成跳板,准备进军益州。您说这事儿巧不巧?要是周瑜没出事,刘备能不能拿到荆州、进益州,还真不好说——有时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

## 二、入川“奇葩组合”:刘备为啥只带庞统、马超,把关羽、诸葛亮留荆州?

按说进军益州是天大的事,刘备本该带关羽、诸葛亮这些“核心队友”一起去,可他偏不——最后带的是庞统、马超,把关羽、诸葛亮、张飞全留在了荆州。这操作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放着最靠谱的手下不用,咋偏挑这俩人?

其实这里头藏着刘备的“小心思”——那会儿刘璋虽然软弱,但也不是傻子,对刘备这“外来户”早就心存戒备。诸葛亮刚在赤壁之战里出尽了风头,名声太大,要是刘备带着他入川,刘璋一准儿会觉得“这是来抢我地盘的”,指定会提前防备,到时候想进去就难了。

而庞统呢?虽然有“凤雏”的名号,但那会儿名气远没诸葛亮大,带着他去,刘璋不容易起疑心。马超就更不用说了,他本来是凉州的军阀,后来走投无路才投靠刘备,跟益州没啥牵扯,带着他去,还能壮壮声势,让刘璋觉得“刘备手下能人多,跟他合作不吃亏”。

刘备的算盘打得挺精,一开始也确实顺利——他以“帮刘璋抵御北方张鲁”为名,没费啥劲就进了益州。可没想到,没过多久,他跟刘璋的矛盾就彻底爆发了。刘璋发现刘备压根不是来帮忙的,是来抢地盘的,立马就翻了脸,双方打了起来。

更倒霉的是,庞统在一次突袭中,不小心被箭射中,死在了落凤坡。这一下,刘备的进攻计划彻底乱了——没了庞统出谋划策,他跟无头苍蝇似的,不知道该咋往下打。偏偏这时候,曹操又在北方动手,开始攻打汉中。汉中可是巴蜀的门户,要是汉中丢了,刘备刚到手的益州也保不住。没办法,刘备只能赶紧下令,让荆州的关羽等人加快行动,支援益州,自己则专心跟刘璋对峙。

## 三、关羽的“小委屈”:马超、黄忠来抢戏,武圣也怕“失地位”

咱再说说留在荆州的关羽。关羽可是刘备的“老兄弟”,从刘备打天下开始就跟着他,论资历、论武功,在蜀汉阵营里那都是“大哥大”级别的。可随着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情况慢慢变了——马超、黄忠这些猛将陆续加入,关羽的“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马超本来就是一方诸侯,投靠刘备后,凭着过人的武功和声望,很快就受到重用;黄忠更厉害,在攻打益州的时候立了大功,后来打汉中时,还亲手斩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风头一时无两。刘备当了汉中王后,封了“五虎上将”,把黄忠也列了进去,跟关羽平起平坐。

关羽哪儿受得了这个?他本来就心高气傲,觉得黄忠“年纪大,没啥真本事”,跟自己并列简直是“跌份”。有一回,刘备派使者去荆州,关羽直接问使者:“我跟张飞是大哥的老兄弟,马超是名门之后,这都没啥说的,可黄忠凭啥跟我平起平坐?”这话传到刘备耳朵里,刘备也只能苦笑——一边是老兄弟,一边是功臣,哪边都不能得罪。

除了武将,诸葛亮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诸葛亮虽然没直接带兵打仗,但他一直在后方搞建设,制定法律、整理行政、筹集粮草,把蜀汉的内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刘备越来越依赖诸葛亮的智谋,军队的战略也不再单纯靠武力,关羽的“作用”好像越来越小了。

您想啊,关羽本来是刘备手下的“第一大将”,现在既要跟新来的武将抢风头,又要看着诸葛亮“抢戏份”,心里能不憋屈吗?他急着想要立个大功,证明自己还是蜀汉的“顶梁柱”,这也为后来他主动打襄樊埋下了伏笔。

## 四、襄樊之战的“导火索”:是关羽想出头,还是刘备下的命令?

很多人觉得,关羽打襄樊是“心急求功”,自己瞎做主,可从史料来看,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襄樊之战,很可能是刘备亲自下的命令。为啥这么说?因为当时刘备正在跟曹操争夺汉中,打得难解难分。曹操虽然在汉中吃了点亏,但实力还在,要是他继续增兵汉中,刘备很可能扛不住。

刘备思来想去,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围魏救赵”——让关羽出兵攻打襄樊,牵制曹操的兵力。襄樊是曹操在南方的重要据点,守将是曹仁,要是襄樊被攻,曹操肯定得从汉中调兵过来支援,这样刘备就能趁机巩固汉中的地盘。说白了,关羽打襄樊,就是刘备整个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不是他自己瞎折腾。

关羽接到命令后,也挺给力——他早就开始准备了,不仅把荆州的兵力调动起来,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一开始,战事进展得非常顺利:关羽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采用“水淹樊城”的策略,把曹仁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还俘虏了曹操的大将于禁,招降了好几万曹军。

这一下,关羽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整个中原地区都震动了,不少地方势力都纷纷响应关羽,曹操甚至差点就迁都,躲避关羽的锋芒。要是能一直这么打下去,蜀汉说不定真能拿下襄樊,进一步扩大地盘。可没想到,局势很快就急转直下,问题出在了“粮草”上。

## 五、粮草断了、没人支援:关羽为啥成了“孤家寡人”?

关羽俘虏了好几万曹军,本来是件好事,可也带来了一个大麻烦——粮草不够用了。好几万人要吃饭,荆州的存粮很快就见底了。关羽没办法,只能赶紧派人去成都,请求诸葛亮支援粮草。可左等右等,就是没等来消息。

为啥诸葛亮不支援?不是他不想,是真没时间——那会儿诸葛亮正在忙着打理蜀汉的内政,刚拿下益州和汉中,地方上的事务一大堆,又是制定法律,又是安抚百姓,还要给刘备的军队筹集粮草,忙得脚不沾地。再加上从成都到荆州路途遥远,信息传递慢,等诸葛亮收到关羽的请求,再准备粮草送过去,早就来不及了。

刘备呢?他刚拿下汉中,正忙着巩固地盘,安抚当地百姓,还要防备曹操的反扑,手里的兵力也很紧张,根本抽不出人去支援关羽。他本来以为关羽能凭着荆州的兵力撑一段时间,等自己这边稳定了再去支援,可没想到关羽进展太快,一下子俘虏了这么多人,粮草问题爆发得这么突然。

关羽等不到支援,没了粮草,军队的士气越来越低。没办法,他只能冒险——趁着东吴不注意,偷偷夺取了东吴囤积在湘关的粮草。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东吴本来就对关羽占据荆州不满,现在关羽又抢了他们的粮草,孙权立马就翻了脸,决定跟曹操联手,一起对付关羽。

## 六、败走麦城的悲剧:关羽到死都没明白,问题出在哪儿?

东吴这边,孙权派吕蒙、陆逊等人偷袭荆州。吕蒙先是装病,让陆逊代替自己,麻痹关羽,让关羽放松警惕,把荆州的兵力都调去攻打襄樊。然后,吕蒙趁机带着军队,白衣渡江,偷偷占领了荆州。等关羽得知消息,荆州已经丢了,退路也被断了。

曹操那边,也赶紧派徐晃带兵支援曹仁,攻打关羽的军队。关羽腹背受敌,又没了粮草,军队很快就溃散了。他只能带着少数残兵,往麦城方向撤退。可东吴早就布下了埋伏,在麦城附近活捉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最后,关羽被孙权下令处死,一代武圣,就此落幕。

据说关羽临终前,还一直在望着成都的方向,盼着刘备的援军能来。他到死都没明白,为啥自己忠心耿耿,最后却成了“孤家寡人”。其实,关羽的失败,不是他一个人的错,而是蜀汉战略上的“多重失误”:刘备的战略安排太急,没考虑到粮草问题;诸葛亮忙着内政,没能及时支援;关羽自己又太骄傲,没处理好跟东吴的关系,最后才落得这个下场。

## 七、唠到最后:团队步调不一致,再厉害也白搭

咱唠完这段故事,心里头真是又惋惜又感慨。关羽多厉害啊,武功高强,忠心耿耿,可最后还是栽了跟头,说到底,还是因为蜀汉团队“步调不一致”——刘备想快速扩张,诸葛亮想稳扎稳打,关羽想证明自己,三个人的心思没往一块儿使,最后才导致了襄樊之战的惨败。

这事儿也给咱提了个醒:不管是干事业还是过日子,团队合作都太重要了。要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你想往东,他想往西,就算每个人都很厉害,最后也干不成啥大事。就像蜀汉,刘备有雄心,诸葛亮有智谋,关羽有武功,可要是他们不能互相配合、互相支援,再好的局面也会被搅黄。

还有,做人不能太骄傲。关羽就是因为心高气傲,看不起黄忠、马超,跟东吴的关系也搞得一团糟,最后才没人愿意帮他。要是他能谦虚点,跟身边的人好好相处,说不定襄樊之战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最后跟大伙儿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不管你多有本事,都得记住“一个好汉三个帮”。团队齐心,才能其利断金;要是各怀心思,就算暂时风光,最后也得栽跟头。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圳市瓷暖家陶瓷设计有限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瓷暖家陶瓷设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严梓跃,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写生路上的思政课 4月23日,甘肃省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思政课教师韩笑与同学们正在进行写生交流。受访者供图 清晨五点,...
每周股票复盘:豫园股份(600... 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豫园股份(600655)报收于5.46元,较上周的5.56元下跌1.8...
不到48小时,乌军打了20次突... 俄乌在红军城的争夺战已进入尾声,俄罗斯军队在红军城的包围圈合拢,缺口已不足1000米。俄罗斯媒体《军...
普京召集全体高层,俄媒暗示拉夫... 最近的国际政治舞台上,俄罗斯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缺席了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讨...
002480,重大资产重组! 【导读】新筑股份拟13.92亿元出售资产并以58.14亿元购买蜀道清洁能源60%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切尔西2球领先!佩德罗破门,埃... 在11月9日的英超第11轮比赛中,切尔西迎来了与狼队的较量。这场比赛不仅是两支球队争夺积分的重要战役...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李秀成,站在苏州城内的忠王府,望着外面黑压压的清军淮军,内心充满了深深的绝望。凭借...
原创 相... “一家亲,何必那么急?”——为什么苏联、华约和俄罗斯总喜欢对“小弟”下手?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历史原...
办公室客厅字画傅继英书法“一帆... 文/澜清 画作/傅继英 “一帆风顺” 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美好祈愿,它并非简单寄托着 “无波无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