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最近当选为自民党总裁,有望成为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有媒体将她称为“女版特朗普”,不过,这个标签似乎并不太受欢迎,因为凡是和特朗普挂上钩的政治人物,都没有好下场,比如巴西的博索纳罗、英国的约翰逊,还有阿根廷的米莱。因此,虽然高市被视为强硬人物,但她的未来看起来并不光明。
关于她对华的“第一枪”,最近日本的跨党派议员联盟宣布成立一个“跨党派小组”来访问台湾。这让人不禁疑问,为什么日本现在如此频繁地介入台海问题?虽然日本一直依赖美国,但在和中国的竞争中屡屡受挫,尤其是在中国加大海警执法力度之后,东海和南海的局势已经不再对日本有利。而台海问题,成为了他们可以借力的一个战略牌。
尽管日本清楚台海局势极为敏感,但他们似乎别无选择。通过在台湾问题上挑衅中国,日本既能向美国示忠心,又能在对华对抗中寻找借口,以此扩展自己的军事能力和海外影响力。但问题是,日本不过是口头上嚷嚷得厉害,实际行动上却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日本政客在言辞上挑衅中国,但在行动上,他们不敢像在南海那样采取实际军事行动。
高市早苗的上台,给了民进党当局一定的期待,毕竟她曾提议日本和台湾建立“准安全联盟”,即把台湾问题当作日本的事务。然而,民进党显然高兴得太早了。因为高市的过往言辞并不代表她上任后就会继续坚持那些立场。高市转变身份后,她的政策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
最近,高市早苗做出了放弃参拜靖国神社的决定,因为她正在积极寻求与中国领导人会晤。而且,内阁中将担任官房长官的木原稔也宣布不会随团访问台湾。木原稔是“日华议员恳谈会”的事务局长,曾多次访问台湾。可见,一旦政权更替,这些曾经的反华言辞往往会发生改变。对于民进党来说,这无疑是一大打击,因为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借高市的强硬立场增强台日关系,但现在看来,台日关系未必能走得太远。
事实上,尽管日本仍然视中国为主要对手,但和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日本在军事上依赖美国,而中国已经能够主导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日本曾经的技术和制造业优势,已被中国赶超,这使得日本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失去了很多优势。
尽管高市早苗口气强硬,但中国人并不担心她真的敢采取过激行动。对于中国而言,高市虽然不敢越过“红线”,但她的反华立场和强硬姿态依然让人不容忽视。尽管她有可能因为想与中国改善关系而采取更为温和的政策,但她骨子里的反华情结依然存在。
不过,从中国的角度来看,高市早苗的上台并非坏事。她若真干预台海局势,日本势力远不足以单独改变局面,必然需要依赖美国。美日若联合干涉台海,反而可能加速两岸统一的进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中国的机会,提升统一进程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高市早苗上台带来的风波可能是一场空。无论她如何在台海问题上做文章,最终的局势仍会由中日实力差距和大国间的博弈所决定。日本要想挑战中国,几乎没有机会,除非等到“海水淹没日本列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