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8年,时任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高严接受了《农电管理》期刊的专访。在采访中,高严提到,降低过高的农村电价是当时农电工作的重点,并强调这一问题对于民生至关重要。那时,他展现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专业素养。然而,四年后,高严开始暗中转移资产,最终潜逃到国外,成为中国历史上级别最高、至今未被捉拿的逃亡干部。
高严,1942年出生在吉林榆树,恰逢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社会逐渐稳定,教育资源投入逐年增加。他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从一个普通家庭走到了高位。17岁时,他进入长春电力学校,开始了他的电力事业。20世纪60年代初,他完成电力专业学习后,被分配到家乡的热电厂工作,成为一名技术员。作为一名有专业背景的工人,他在社会中获得了较高的地位和尊重。 高严的事业发展顺利。在短短13年间,他从一个技术员一路升迁,担任了团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副厂长等职务。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使国家需要年轻且专业的人才,高严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他先后担任吉林省电力工业局副局长、局长,以及吉林省副省长,最终成为吉林省委副书记兼省长。1998年,他被任命为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享受了正部长级待遇,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成功人物。 然而,高严的成功并非仅仅因为他的才能,更多的是因为时代赋予了他发展的机会。随着国家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他顺利进入了高层。但他没有保持初心,反而在贪欲的驱使下,做出了严重的违纪违法行为。 高严的贪腐始于他1995年到1997年担任云南省委书记期间。当时,他与香港某公司总经理勾结,帮助其与云南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搭线,并从中收受了2万美元的好处费。高严发现通过这样的“赚钱方式”,自己能轻松获得远超过一、二年工资的收入,这使得他逐渐放大了贪欲。即使褚时健因经济问题被免职,判刑无期,高严依然没有悔改。 在云南期间,他继续与红塔集团合作,通过职务之便从新任领导那里获取香烟,并将7500箱香烟非法销往香港,获得180万港元的非法收益。这一系列操作展示了他贪欲的膨胀,后来即便调回国家电力部门,他的腐败行为更是愈加严重。 在高严担任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期间,一次三天的会议花费了304万元,高严个人享受了高标准的“国宾待遇”,专门为他安排了豪华套房和私人安保。审计报告显示,国家电力公司领导班子违法违规的金额高达211亿元,位列所有审计案件之首。 高严的腐败不仅限于他个人,连他的家族成员和亲朋好友也参与其中。他的儿子高新元通过高严的职务便利,在电力系统内为多个企业承揽工程,非法获利上千万人民币。高严的亲戚朋友也在电力领域内挂职,通过他获取工程项目,累计涉及金额超过5亿元。 2002年,高严意识到自己已被调查,开始秘密转移财产,并成功潜逃海外。他的逃跑方式至今仍是个谜。高严在国外的消息逐渐传出,但国家一直未公开证实,直到2003年才公示他被开除党籍、移交司法机关的决定。尽管如此,直到今天,高严依然未被逮捕。 高严的儿子高新元在父亲逃亡后被审查,揭露了大量贪腐案件。虽然他被判刑五年,但高严的下落依旧成谜。直到2008年,杭州市公安局公开悬赏20万通缉高严,但依旧没有确凿线索。民间有猜测称他可能藏匿在北美或澳洲,但无论如何,高严的行踪依然没有被查明。 这一系列事件展现了高严从一个受人尊敬的电力专家到堕落成腐败分子的全过程,也揭示了权力腐化的危险。虽然高严的儿子高新元涉嫌违法,但两人的父子关系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矛盾。高严与妻子的关系不好,和孩子们的关系疏远,反而更信任情妇,这种极端的家庭关系背后,不禁让人深思。 高严的逃亡和贪腐案件不仅揭示了个体的堕落,也反映了国家体制中存在的漏洞和腐败的根源。尽管高严的案件有了初步审判,但仍未能揭开所有谜团,很多人相信,这个案件仍有待深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