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吕布在白门楼死去,关羽从那时起,对“天下名将”的评价变得愈发苛刻,他眼中的这些英雄大多都不过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卖命的刀客。能被他看得起的,屈指可数,包括张飞、赵云、张辽、徐晃、庞德等几个真正值得尊敬的人物。 有一回,马超与张飞在葭萌关对决,二人战成平手,关羽认为自己要进入川蜀,便想和马超一较高下;而刘备封了五虎大将时,关羽对自己被排在其中表示不满,他甚至说过,“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段话看似是小说的创作,但历史记载中,关羽确实有类似的态度,特别是在《三国志》一书中也有相关记载。
这些历史细节揭示了关羽对马超的不屑,他之所以不看重马超,反而更青睐庞德,其实并非空穴来风。小说中曾描写过关羽与庞德的对战:第一次,两人大战百回合,关羽觉得庞德的刀法可堪一战,称其为“真吾敌手”;第二天再战,庞德伪装败退,关羽追赶时中箭受伤。关羽看透了庞德的“诈败”,知道庞德并非打不过自己,而是故意采用了“拖刀计”。 尽管如此,关羽一生几乎没有真正惧怕过其他人,就连曾是马超部下的庞德,关羽也显然更为看重。事实上,关羽在《三国演义》中与马超的关系被描绘得较为复杂,但历史上关羽对庞德的评价可见一斑。例如,诸葛亮曾在信中明确指出,虽然马超“雄烈过人”,但与关羽相比,依然有所不及,甚至是与张飞平分秋色。此信与《三国志》中的记载一致,诸葛亮称赞关羽为“绝伦超群”,显然认为关羽的勇力超越马超。 后来,关羽在荆州败北被俘时,史书和小说中都未提到马超的具体位置。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庞德和马超谁更勇猛的问题。在史料中并没有许褚赤膊单挑马超的记载,倒是有一场马超与许褚的大战,马超败得非常惨,许褚则是赢得了全场的荣光。马超在马腾军中,虽然有一定战绩,但相比庞德的英勇表现差距明显。 庞德在马腾军中立下赫赫战功,早在参与平阳之战时,他便已获得了显赫的地位,且曾亲手斩杀了袁绍余党郭援。而马超的表现则不如庞德,尤其是在建安七年的平阳之战中,马超甚至被射中了脚,这从侧面证明了他在当时的战斗中并未尽显英勇。 庞德的忠诚与勇敢使他与马超有所不同,马超曾抛弃庞德,庞德在关羽的劝说下投降曹操。关羽的态度则表明,他对庞德的看重不仅仅因为两人曾有过一战,更因为庞德的气节和对故主马超的忠心。关羽在庞德投降时,并未因其曾箭射自己而怀恨在心,而是以宽广胸襟劝降,并表示愿意重用庞德。 这也体现了关羽的英雄气度:真正的英雄不仅胸怀宽广,且能放下个人恩怨,识得英雄。虽然庞德最终死于马超的背弃,但他在关羽心中的地位一直很高,关羽因此非常珍视庞德的勇气与忠诚。而马超,尽管在《三国演义》中是刘备阵营的重要将领,但关羽却并不把他放在心上,因为马超的勇猛与智慧远不如庞德。 总结来说,关羽看重庞德而轻视马超,源于两人性格与行为的差异。庞德虽然勇悍,但在史实中展现出更多忠诚与理智,而马超的背叛行为则让关羽感到不屑。历史中的庞德,依旧是那个值得尊敬的悍将,而关羽,作为一个真正的英雄,超越了个人恩怨,展现了英雄的胸怀与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