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岳是明朝中期的一个官员,出生在福建惠安。他从小就非常好学,立志成为一名大儒。正德十一年,他考中进士,开始了官场生涯。最初,他担任的是一个小小的行人职务。
张岳曾住在庆寿寺(今天的北京西长安街28号),他不太喜欢与别人交往,只与同乡陈琛和林希元关系很好,三人常常一起读书、行走在市集,被人称为“泉州三狂”。
在武宗皇帝生病时,张岳上书建议让大臣们轮流侍奉皇帝,检查药物以防止意外,但武宗并未回应。后来,他与同事一起劝阻武宗南巡,但却遭到宫外打骂,最终被贬为南京国子监学正。
嘉靖皇帝继位后,张岳被恢复了职务,并迅速晋升为右司副。因为母亲年老,他请求调任南京的武选司员外郎,并曾做过主客郎中。
当时,朝廷正在讨论祭祀问题,张璁主张将远古先祖列入牌位,而张岳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建议虚设一个“皇初祖”的牌位。这一建议得到了李时的支持,但张璁坚持原主张。最后,嘉靖皇帝采纳了张岳的建议,设立了“皇初祖”的牌位,张璁因此记恨他,并将张岳调任广西提学佥事。
在广西巡视时,张岳成功平息了当地的哗变,给士兵发放粮饷,并捉拿了叛乱首领。他后来晋升为江西提学,因未拜访张璁而遭到报复,张岳被贬为广东盐课提举。
在广东,他任廉州知府期间,率领百姓开垦荒地,教授灌溉技术。当地盗贼猖獗,但张岳始终没有挪用珠宝。此后,张岳卷入了安南的政治风波,他向朝廷建议不要急于出兵,但朝廷最终决定派遣使臣前往安南。
张岳以其深思熟虑的态度,赢得了朝廷的信任。由于他平定了广东和广西的多起叛乱,朝廷不断升职他,最终任命他为右都御史,巡抚郧阳。张岳成功平定了两广地区的强盗和叛民。
后来,张岳被调任为浙江提学副使,随后改任广东参政,负责海北事务。在此期间,他平定了多个叛乱,并进一步被提拔为兵部右侍郎,最终掌管两广的军务。
嘉靖年间,蜡尔山苗民起义爆发,张岳被任命为总督,负责平定湖广、贵州、四川三省的叛乱。尽管张岳遭遇了李义壮等人的阻力,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最终成功平定了当地的苗民起义。
在战斗中,张岳不仅消灭了大量叛军,还揭发了内奸冉元的罪行。尽管他未能完全根除所有叛乱分子,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为朝廷平定了大部分的骚乱。
最后,张岳因病去世,死后受到百姓的深情悼念。朝廷追授他为太子少保,并为他谥号“襄惠”。张岳的一生,以忠诚和智慧为特点,在历次危机中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