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兵力约一万人,由叶挺担任军长,项英担任副军长。改编后的新四军迅速奔赴前线,积极参与抗击日本侵略者。在接下来的八年里,新四军共歼灭日伪军超过31万,同时也付出了近9万人的巨大牺牲。许多英勇的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其中牺牲时职务最高的是彭雪枫将军。
彭雪枫,河南镇平人,生于1907年。年轻时,他就接受了进步思想,并投身于革命事业,参与过兵运和农运工作。后加入中央红军,凭借英勇作战和出色指挥,很快晋升为红三军团第二师的政委。1931年秋,红军进攻赣州失败后撤至乐安,时任红二师师长的郭炳生因失去信心,决定投敌。彭雪枫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亲自追赶,凭借在部队中的威望,成功将部队召回,而郭炳生则叛逃。凭借这一壮举,彭雪枫获得了上级的表扬和一枚红星奖章。此后,他参加了多个战役,屡次立功,成为中央红军中的年轻将领之一。
长征结束后,彭雪枫进入了红军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命前往豫东,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那时,他的部队不过一个营,兵员不足,武器简陋,只有150支枪,要在敌人后方立足可谓困难重重。但彭雪枫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巧妙地运用游击战、伏击战等战术,接连获得胜利。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不仅成功吸引了大量热血青年加入,还迅速整合了多支民间抗日武装。不到一年,彭雪枫的游击队伍从300人发展到了1万多人,并在七个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最终形成了豫皖苏敌后根据地。
彭雪枫的父亲得知儿子取得的成就后,专程前来看望他,这是彭雪枫自投身革命以来,第一次与父亲相见。两人聊了整整一夜,父亲看到彭雪枫忙碌的工作后不忍心打扰,待了几天后便离开。临走时,彭雪枫给了父亲一个大洋当路费。由于家乡距离驻地有300多里路,一个大洋远远不够,组织上想给父亲提供更多的盘缠,但彭雪枫坚决不同意。最终,参谋长张震做工作,彭雪枫的父亲才勉强收下了10个大洋。不久后,彭雪枫的弟弟彭修强也加入了新四军。
1940年6月,彭雪枫的部队与黄克诚率领的2纵5个团在新兴集会师,并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司令,黄克诚任政委。在成立后的战斗中,彭雪枫的队伍迅速展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他带领部队在蒙城与日伪军展开激烈对抗,并成功歼灭数百名敌人,击毁坦克十余辆,甚至击落了日军一架轰炸机,这是华中新四军第一次在战斗中击落日军飞机。
1941年1月,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继续担任师长兼政委。很快,敌人调集兵力围攻第四师,经过艰苦的战斗,四师在三个月的坚守后,被迫撤出豫皖苏边区,转移至路东。在这次战斗中,顽军的骑兵部队给第四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彭雪枫决定组建一支骑兵队,经过数月努力,骑兵团终于成立,成为新四军唯一的骑兵团。起初,骑兵团只有400余人,装备也非常简陋,战马和马刀不足。彭雪枫为此拨出大笔经费购买装备,并亲自设计了比敌军更长、更锋利的“雪枫刀”。
新成立的骑兵团经过严格训练,战士们不仅掌握了骑术,还学会了在马背上打枪、打机枪等技能。不久后,彭雪枫命令骑兵团伏击日军300多人的骑兵队,结果在短短十多分钟内将敌人全歼。陈毅得知后高度评价彭雪枫,称他为“文武全才”。
然而,彭雪枫的部队在1944年遭遇了日军的重兵进攻。在长达33天的激烈战斗后,彭雪枫成功保卫了根据地,并消灭了大量敌人。但在1944年8月,彭雪枫在夏邑八里庄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7岁。
彭雪枫牺牲时,他的妻子林颖怀孕在身,几个月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彭小枫。彭小枫长大后考入哈军工,毕业后进入军队工作,并与谢富治的女儿谢小沁结婚。虽然两人的婚姻未能持续下去,彭小枫后来担任过二炮的政委,并于2006年被授予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