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的名字几乎与晚清的衰败、政治腐败等负面印象紧密相连。她掌权的时间长达48年,是中国历史上掌权最久的女性,同时也是造成国家巨大灾难的关键人物之一。慈禧不仅有着极强的权力欲望,还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貌,甚至自认是“满清第一美人”。
遗憾的是,慈禧年轻时的照片至今没有流传下来。我们看到的多是她晚年时的照片,因此无法真正了解她在青春时期的容貌。虽然如此,历史记录和画像中还是能够让我们窥见一些她年轻时的风采。今天,让我们一同探讨,看看慈禧是否真如她所说,拥有惊世的美貌。
慈禧的美貌,或许与她获得咸丰皇帝宠爱有关。咸丰本身也是一位好色的皇帝,宫中的选秀严格,但能够吸引皇帝的宠爱,除了慈禧的聪明才智,也离不开她青春时的美貌。毕竟,若慈禧不美,怎么可能让咸丰完全沦陷呢?从她深得宠爱来看,慈禧的外貌显然不差。
慈禧,姓叶赫那拉氏,是满族八大姓之一。清朝历史上一直流传着“叶赫那拉世代出美女”的说法。14岁时,慈禧入宫做宫女,她从一开始便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在圆明园做杂役时,她得知咸丰要来,便特意打扮一番,唱着江南小曲,等在皇帝的必经之路上。咸丰见到她的那一刻,仿佛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当晚便召幸了她。此后,慈禧常常打扮得光鲜亮丽,等待皇帝的宠召。
她很快从宫女升为贵人,三年后,生下了儿子载淳(即同治帝),因而获得了咸丰的宠爱,被封为懿贵妃。她的这段从宫女到贵妃的转变,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逆袭。
外交使节裕庚的女儿裕德龄在《御香缥缈录》一书中曾这样描述年轻时的慈禧:“当她还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绰约、明媚动人的少女。”她还提到即便慈禧渐渐变老,依然能保留几分动人的风姿。另一位曾与慈禧朝夕相处的美国艺术家卡尔女士,也在《慈禧写照记》中赞美慈禧“嫣然一笑,姿态横生”。她甚至称69岁的慈禧看起来像40岁的中年妇女,依然美丽动人。
然而,当我们看到慈禧晚年的照片时,这些赞美似乎有些不太符合实际。晚年的慈禧,眼神阴狠,鼻子弯曲,整个人给人一种威严而可怕的感觉。特别是她的眼睛,看上去仿佛充满了权力与压迫。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回忆,第一次见到慈禧时,吓得在地上打滚,哭着想找奶妈。这些细节展示了慈禧晚年威严的形象,虽然权力巨大的她令人敬畏,却与“美”二字相去甚远。
有些人不信,便试图复原慈禧年轻时的样貌。结果发现,年轻时的她确实有几分风韵,虽然不算绝世美人,但五官端正,气质不凡。德龄作为慈禧的女侍官,或许在夸奖时有些阿谀奉承的成分,而卡尔的夸奖则可能是出于谦逊。毕竟,能够把一位70岁女人比作40岁美妇,未免有些过于夸张了。
慈禧十分注重自己的保养,甚至不惜花费巨资来维持容貌。她曾命令宫人搜寻各种保养秘方,以保持容颜不老。比如,她曾使用鸡蛋清敷面,甚至用人奶洗澡。此外,慈禧还特别喜欢菊花,曾下令在京城广植菊花,并且有着吃花和浴花的怪癖。
她最为人称道的养生秘方,便是吃人奶。慈禧每天至少有三名奶妈专门为她提供人奶,直到她75岁去世,持续了将近50年。为了保持年轻,她还暴饮暴食,每年消耗大量水果,仅苹果就要15万多个,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供她食用。而在饮食上,她也极为奢侈,每天的正菜、水果、糕点等都有上百种,宫里为她烹制的饭菜数量庞大,厨师和其他杂差人员更是人数众多。
慈禧还尝试过一些奇怪的食物,比如吃虎丹——即东北虎的睾丸。为了保持健康,她不惜剥夺生态资源,让无数婴儿为她提供奶水。她的奢靡生活可见一斑。
慈禧在穿着方面也是极为讲究,画像中她总是珠光宝气,身着华丽的服饰,仿佛一个富贵的暴发户。即便在去世后,她依然要求陪葬的珍宝无数,如在《爱月轩笔记》中记载,她的棺材底部铺满了珍珠和珠锦,价值不菲。
虽然慈禧并非绝世美人,但她自恋的性格以及她对美的追求却十分明显。她曾自豪地说,“宫人以我为美”,甚至自称为“满清第一美人”。这种自恋的言辞与她的权力和威严相得益彰。
尽管慈禧一生都极力追求美丽,她的相貌始终无法达到“美人”的标准。她的容貌即使被复原为18岁的模样,依然只能算得上五官端正,稍具风韵,但与“美”字挂不上钩。她的一生充满了奢华与争议,但美丽却始终未曾伴随她。
如孟德斯鸠所说:“美必须是干净清白的。”而慈禧的政治行为和她带来的历史灾难,使得她的美丽无法得到人们的认同,反而更多的是让人感到厌恶与痛恨。
总的来说,慈禧的美并不如她所言那般动人,而她的统治和个人生活的奢华与残忍,也让她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永远留下一种负面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