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对克里米亚有如此深的执念呢?
这也不过是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幅员辽阔的俄罗斯而言,真的算得上弹丸之地。
然而,从18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率军和奥斯曼帝国血战,拿下克里米亚开始,俄罗斯为了捍卫这片土地,可以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血战。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俄罗斯和克里米亚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01第一代沙皇的遗言
遥想当年,俄罗斯还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的时候,只不过是东欧平原里一个不太有存在感的分封国家,最初是由弗拉基米尔公国分封给某一个王子的属地。
一直到了十五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逐渐合并了周围大大小小好几个大公国,又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俄罗斯这才多了一份底气,自封为“第三罗马”,为俄罗斯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后来的伊凡四世登基后,他征战大半生,为俄罗斯开疆拓土,吞并了更多的国家,尤其是消灭了喀山汗国后,无疑是在向世界宣告俄罗斯武力值更强于蒙古人,把俄罗斯推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也因此成为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任沙皇。
1558年,伊凡四世意识到如果想要让俄罗斯更加辉煌,那就必须要找到出海口。于是,他发动了持续二十多年的立窝尼亚战争,直到他临终前也未能拿下波罗的海。
于是,他在临终前反复叮嘱后人:吾后辈定当为俄罗斯海权而努力!
02沙皇皇冠上的宝石
后来一代又一代沙皇,遵循着首任沙皇的遗训,都在为俄罗斯海权而战。
拉开地图,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俄罗斯的海军想要去到更为广阔的地中海,首先就要拿下速亚海,接着再拿下克里米亚进入黑海,最后是夺取土耳其控制进入地中海的海峡。
因此,回顾俄罗斯帝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先是第五任沙皇彼得大帝血战奥斯曼帝国拿下了速亚城,俄罗斯帝国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海权。
然而,速亚城所控制的速亚海毕竟还只是一个内海,被克里米亚半岛直接截断了与黑海的连接,如果俄罗斯的船只想要进入黑海,那就必须要通过由克里米亚半岛所控制的刻赤海峡。
到了第八任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时期,虽然这是一位女沙皇,但她在俄罗斯历史上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彼得大帝,也被人们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她骁勇善战,谋略过人,她一生为俄罗斯帝国创建了无数功绩,而其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下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的海权从此不再受限于速亚海。
03克里米亚战争
俄罗斯帝国的整个历史,几乎都是围绕着海权而战,克里米亚的特殊地理位置,又注定了它一直是历届俄土战争中的主角。
到了1853年,俄罗斯爆发了第九次俄土战争,而这次的主角又是克里米亚。
这次战争表面上看似俄罗斯的东正教和奥斯曼帝国的天主教的分歧而引发,但实际上就是一场以海权为焦点的地缘战争。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英国忌惮法国势力发展太快,于是就与俄罗斯联盟,共同制约削弱法国的扩张。
但此一时彼一时,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的发展势头已经被英国按下去了,但俄罗斯又冒出来了。
这时候,俄罗斯的野心已经不再满足于黑海,而是黑海之外更为广阔的地中海。
于是,俄罗斯打算以宗教分歧为由,肢解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并且控制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海峡。
这时候,英国就不乐意了,俄罗斯再这么无限制扩张下去,日不落帝国的称号都要拱手相让了。
就这样,英国又转头和法国联起手来,打着支持奥斯曼帝国的旗号,组织了联军和俄罗斯血战。
这场战争持续了三年,到了1856年,俄罗斯帝国实在是打不过,终于认怂,而最终的结果就是俄罗斯割让了好几处土地,保下了克里米亚半岛。
但是,在英国的主张之下,所有国家的军舰都不能进入黑海,俄罗斯的舰队又再次锁在了速亚海里。
04克里米亚:比半壁江山还重
由此不难看出,克里米亚地对俄罗斯而言,它的作用远高于半壁江山。
半壁江山丢了,还能再次打回来,但是克里米亚丢了,俄罗斯海军就只能在巴掌大的速亚海里趴窝,即使拥有再多的航母也无济于事。
到了苏联时期,斯大林好不容易重振了俄罗斯海军的雄风,可是偏偏到了赫鲁晓夫这里,他脑子突然一热,作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将克里米亚划给了乌克兰。为后来的俄乌矛盾埋下了伏笔。
回顾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矛盾,表面上说是什么北约东扩不过是幌子,实际上俄罗斯在叶利钦时期就提出过想加入北约。
因此,俄乌冲突打了那么多年,虽然看似和克里米亚无关,但从战略的角度去看,俄罗斯除了为了保住天然屏障外,很大的程度就是为了重新夺回海权,让俄罗斯海军重振雄风!
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俄土战争
2、百度百科:莫斯科大公国
3、百度百科:伊凡四世
4、百度百科:俄罗斯帝国
5、百度百科:克里米亚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