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独特的人物。他是国民党的元老,武昌起义的策划者和领导者之一,长期在国民党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事迹,莫过于他曾被迫成为蒋介石竞选总统时的“绿叶”,这也让他的命运与蒋介石紧密相连。最终,居正于75岁时在台湾病逝。
1927年9月,国民党中央的南京、上海和武汉三大派系合流后,西山会议派和桂系军阀控制了代行中央职权的中央特别委员会,居正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当时他在党内如鱼得水。然而,蒋介石复职后,通过“一一·二二”血案打压了他的势力,迫使居正远离了权力中心,搬到上海宝山的杨行镇,过起了种菜养花的闲适生活。
不过,好景不长,蒋桂战争爆发,白崇禧从塘沽逃回广西。蒋介石得知后命令逮捕白崇禧。居正为了营救他,联系了日本驻沪领事,成功让白崇禧转乘另一艘船离开。此举赢得了桂系的好感,但蒋介石对居正的警惕却更强了。
不久后,国民党内部的各种势力联合反蒋,居正也在上海策划了反蒋的活动。1929年12月,蒋介石得知后下令将居正逮捕。居正为避风头进入公共租界,但三天后因迷路被上海警备司令部抓获,随后被关进了龙华监狱。在监狱里,居正过上了闭关修行的日子,抄写佛经、素食养生,显得像一位世外高人。
1930年12月,蒋介石下令将居正转押到南京软禁。居正的妻子钟明珠曾为他辩护,但蒋介石要求居正写悔过书才会考虑释放。居正的丈夫刚强有性格,不愿屈服于蒋介石的压迫,最终在南京“周必由巷”的一座房子里软禁下来。在这段时间,居正仍继续写信支持广州方面反蒋的行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首相犬养毅派密使与居正接洽,提出一个解决东北问题的方案,计划让居正成为东北的保安队总司令。蒋介石此时考虑与日本妥协,遂释放了居正,并安排他与萱野长知秘密会谈。虽然后来犬养毅被刺杀,但居正也因此结束了囚禁生涯。
居正此后回到党政中枢,成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司法院副院长。尽管身居高位,蒋介石对他的态度冷淡,他也一直安守“冷官”之职。居正的官邸在南京和平门外的一片小院里,他时常穿着布衣、戴着草帽,悠闲地在院子里修剪树木,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抗战爆发后,居正随国民政府迁至武汉,在临时中央党部工作。抗战后期,他多次代表政府慰问各战区的军队。1948年4月,蒋介石让居正在“国民大会”上“陪衬”竞选总统,居正得了269票,显然是为蒋介石的选举做了“绿叶”。竞选结束后,居正终于得到了蒋介石的许可,辞去司法院院长职务。
在蒋介石下野后,居正仍然在南京担当“党国元老”的角色。1949年,李宗仁提名居正为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最后一任行政院长,但由于立法院的反对,未能成功。最终,李宗仁被迫改提阎锡山。
1949年11月,居正飞往台湾,继续担任“监察委员”,并与许崇智保持通信。此时,蒋介石依旧对他的动向感到不安。在台湾,居正继续撰写回顾民国历程的文章,其中包括《梅川日记》,连载于香港《民主评论》上。
1951年11月28日,居正在台北家中突然去世,享年75岁。他的一生跨越了民国、抗战以及国民党政权的沉浮,最终在台湾度过了他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