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才刚开始,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就因为未能与中国就一项重要协议达成共识而感到焦虑,导致中国决定停止购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2日的报道,阿尔巴尼斯公开呼吁中国恢复进口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并表示对澳大利亚这一最大出口项目可能受到的影响感到担忧。他指出,中国方面要求当地的钢铁制造商和贸易商暂时停止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采购新批次铁矿石,这一做法令他“失望”。
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权之争。每年,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为其带来超过1000亿澳元的收入,而中国占据了其70%的出口市场。此外,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占全球总需求的60%以上。因此,澳大利亚视中国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此时,铁矿石的价格谈判权背后,其实隐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博弈。
具体来说,在这次谈判中,中国要求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并明确表示,如果交易中未采用人民币,中方将暂停从澳大利亚采购铁矿石。然而,经过多轮谈判,双方并未就此达成一致协议。
因此,中方决定暂停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采购所有新批次的铁矿石。中国此举的背后,实际上有三个主要目的:
第一,整合中国在全球矿产资源采购中的话语权。 过去,中国的许多企业在采购铁矿石时,由于没有统一协调,以不同的价格采购相同的商品,导致中国在全球市场上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整合和议价能力。
第二,通过统一采购来获得更大的议价和定价权。 作为全球最大市场之一,中国的统一采购能够使其在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采购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进而掌握更多的定价权,确保以更合理的价格获得所需资源。
第三,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为了让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应用,中国需要采取主动措施,而通过全球市场交易中引入人民币,是一个有效的战略方式。就像过去中国通过市场来换取技术一样,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助于减少依赖美元,并提升中国的全球金融地位。
如今的中国,经济体量和国际地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战略。如果人民币不能走向世界,那么美国将继续依赖美元霸权,打压中国海外企业并收割中国的经济成果。
近年来,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已达到4.5%,位列全球第四。2025年,沙特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巴西也宣布使用人民币结算与中国的进口交易,推动了“去美元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至关重要。货币本质上只是纸张而已,如果中国放弃人民币国际化,全面依赖美元,我们将面临一个尴尬局面——赚取的外汇主要是美元,而美元在中国境内的使用受限。为了消耗这些美元外汇,我们只能购买美欧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或奢侈品,但美欧国家对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使得这些外汇无法完全使用。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不仅能够增强中国的经济自主权,还有助于摆脱美元制约,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与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