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中美两国防长通过视频通话,直接进入主题——这不仅是礼节性的问候,而是自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中美军方高层的首次正式对话。
两国军方可以讨论许多问题,但有两项必须首先明确: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中国防长董军直言,这两者是“红线”,如果想要和平相处,必须尊重这些底线,不容冒犯。
这次通话谈及了许多议题,但外界最关心的是,它最终达成了哪些共识?可以通过三件事实来判断:
首先,对话恢复了,这表明双方都意识到,缺乏沟通只会带来更大的危险。军方之间的对话不仅仅是形式,它实际上起到了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作用。
其次,董军明确了红线,即台湾和南海是不可触碰的底线。无论是台湾的“独立”问题,还是南海的领土争端,中国的立场都没有任何模糊空间。
第三,美方表态既软又硬。美国防长表示美国“不寻求冲突,不想推翻或压制中国”,但随即又强调,“美国在亚太的利益至关重要,将坚决维护”。这表明,美国在维护亚太地区利益上立场坚定,但也不想让局势失控。
这三点加起来,展示了中美当前军事交流的基本特点:必须沟通,但要设定界限;可以管理风险,但不要触碰底线。
这次通话是如何促成的?在中国阅兵之后,美国多次寻求与中国防长的对话,尤其是防长热线的恢复。此前,美国一再透露出想尽快接通的信号。9月10日晚,通话终于实现,董军开门见山,直指焦点。通话结束后,美国防长赫格塞思迅速发表声明,强调“不寻求冲突”,并重申“亚太利益”的重要性,言辞中充满了两面押注的意味。
这通电话的节奏显得非常“军事化”,没有绕弯子,而是直接明确了双方的底线: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首先得讲清楚。
台湾问题的“红线”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统一和外力干预。统一是中国的历史任务,不论外部如何干预,无法阻挡。任何以武力支持“台独”或借台湾制衡中国的行为,都将面临强烈反击。任何外部力量的介入,都会触碰中国的主权底线。
南海问题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菲律宾的非法主张以及外部势力的干预。中国坚决反对菲律宾借外力挑起争端,也反对西方国家插手南海事务。南海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的角力场,它关乎中国的主权和安全。
这不是第一次中方表明立场,但这次更为强硬和直白。红线的划定,不仅是对美国的警告,也是给其他“试探者”看的。双方在对话中还确认了定期沟通的机制,确保可以有效避免误判和风险。中方的立场十分明确,台海、南海等主权问题,绝不会让步。
赫格塞思的声明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看:“不寻求冲突,不推翻或扼杀中国”显然是为了安抚市场、向盟友展示美国不会让局势失控;而“亚太利益至关重要,美国将坚决维护”则是美国的“基础盘”,其所包含的“亚太利益”非常广泛,但中方则会明确划定其外延,尤其是台海和南海问题不在其范围之内。
从根本上看,主权和统一是中国的底线。谈判可以在技术层面进行,但不能触及国家根本。台海问题不是可以通过妥协解决的事务,统一是时间问题,不是选择问题。任何外力介入,都会使局势更加复杂。而南海问题也不是可以随便谈判的“蛋糕”,主权必须通过实力来捍卫,规则必须通过执行来确保。任何“试水”行为都会被及时纠正。
这次通话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两国防长。地区内的许多国家都在关注这场对话。对东盟国家来说,他们可以稍感放心,因两军的定期沟通将有效降低意外摩擦的风险,推动包括“南海行为准则”在内的合作机制。而对美国的盟友而言,他们应当明白美国的“边界”。无论美国如何发声,台海和南海并不是它可以随意插手的领域。对于那些试图在边界上“碰一碰”的国家,必须清楚,如果依赖外部势力,最终可能会被孤立。
总结来看,中美军方的这次对话,旨在守住底线,避免冲突。通过沟通来管理分歧,避免误判,确保地区安全。而这一切,正是为了和平的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