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领土从东欧延伸至东北亚,面积广袤,人口超过一亿,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那么,俄罗斯的领土是如何扩展至如此庞大的规模的呢?它的起源又是什么?俄罗斯为何如此急于扩展领土?
首先,俄罗斯的历史并没有比其他大国早得多。公元九世纪时,东欧平原上逐渐形成了基辅罗斯国家,以今天的乌克兰首都基辅为首,主要由斯拉夫人组成。在同一时期,中国处于唐朝盛世,而阿拉伯帝国也在崛起并不断扩张。在当时,基辅罗斯还是一个小国,其历史起源也显得比较随意。 在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的贵族邀请瓦良格人酋长留里克三兄弟来平定叛乱。那时的欧洲战争多为小规模冲突,根本无法与同期的中国相比。战后,留里克三兄弟凭借胜利的余威自立,建立了罗斯国,开创了留里克王朝。最初的罗斯国领土很小,仅包括第聂伯河到伊尔门湖之间的地区,远远不及今天的俄罗斯。 留里克去世后,奥列格接替了王位。他认为自己的领土太小,于是开始扩张。公元882年,奥列格攻占了基辅并征服了周围的小公国及非斯拉夫部落,建立了基辅罗斯。从奥列格开始,俄罗斯的领土扩张进入了数百年的历史进程。到公元1000年,基辅罗斯的领土已经接近100万平方公里,涵盖了从喀尔巴阡山到顿河的地区,北至波罗的海南岸,南至黑海北岸,虽然相比现代的俄罗斯还不算大,但与起初的规模相比,已经有了显著增长。 随着东斯拉夫人皈依基督教,基辅罗斯获得了新的扩张动力。1036年,亚罗斯拉夫统一了东斯拉夫人,并通过军事征服将周边的非斯拉夫部族纳入其中,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快速扩张带来了内部纷争,导致基辅罗斯在公元十二世纪中叶发生分裂。基辅罗斯分裂成多个封建公国,其中包括今天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1147年时,莫斯科仅是伏尔加河支流奥卡河边的一个小村庄,但在分裂过程中,俄罗斯民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莫斯科公国。这个公国的初期领土只有1300平方公里,并且当时处于蒙古-鞑靼人的统治之下。尽管如此,莫斯科公国继承了基辅罗斯的扩张传统,开始积蓄力量,逐渐壮大。 到了十四世纪,莫斯科公国经过多年的发展,成功站稳脚跟并开始扩张。随着蒙古国力衰退,莫斯科公国抓住机会,摆脱了蒙古的统治。1480年,伊凡三世带领莫斯科公国获得了独立,并开始收购周围的封建公国,最终建立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俄罗斯中央集权国家。到1533年,俄罗斯的领土已扩展到280万平方公里,成为欧洲最大领土的国家。 16世纪,俄罗斯的领土逐渐向外扩展。1552年,沙皇伊凡四世亲自指挥攻占了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从而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打开了向东扩张的通道。俄罗斯的扩张不仅仅是为了领土,还为了获取出海口。在经历了多次征服后,俄罗斯最终成功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18世纪,彼得大帝的领导下,俄罗斯继续扩张,尤其是通过北方战争获得了爱沙尼亚等地的大片领土。之后,沙俄又通过三次瓜分波兰,进一步扩展了领土。而在东边,俄罗斯不仅占领了西伯利亚,还向南征服了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在这种扩张过程中,俄罗斯几乎吞并了大部分资源丰富的地区,为日后的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纵深。 在19世纪,俄罗斯进一步扩展,甚至将领土拓展至中国的边疆。通过不平等条约,沙俄获得了大量中国领土,并在二十世纪初成为全球领土第二大的帝国,仅次于英国。 从俄罗斯的扩张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其领土扩张的背后,不仅仅是为了增加领土和人口,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出海口和增强安全感。尤其是北面没有出海口,限制了其发展。随着国力的逐渐增强,俄罗斯不断从周围国家和地区夺取资源,为后来的强大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