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北宋名相章得象的传奇人生 章得象,字希言,是北宋仁宗朝第十一任宰相,也是福建浦城历史上八位宰相之一。这位来自南方的名臣,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章氏家族原本世居泉州,其高祖章仔钧在五代时期受命出任建州刺史,从此举家迁居浦城。关于章得象的出生,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据说他母亲怀孕时曾登山遇仙,一位慈祥老者赠予她一只玉象;而在他出生当日,父亲也梦见家中笏板堆积如山。这些奇异的征兆似乎预示了这个孩子不凡的未来。
少年时期的章得象勤奋好学,仪表堂堂,举止庄重。他顺利考中进士后,得到了文坛领袖杨亿的赏识。杨亿之所以特别看重他,源于两件趣事:一次在好友李宗萼家通宵赌博,章得象输了三十万钱却泰然自若,倒头就睡;另一次他赢了一匣金子,数日后又输回去时,原封不动地归还,连封条都完好无损。这种豁达的气度让杨亿认定他必成大器。 在地方任职的二十年里,章得象勤政爱民,尤其重视水利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深受百姓拥戴。进入中央后,他在翰林院任职十二年。当时刘太后垂帘听政,宦官势力膨胀,但章得象始终保持清高气节,甚至不屑与权贵周旋。后来执掌中书省的八年期间,他坚持原则,绝不任用亲属故旧。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宋太祖不用南人为相的祖训,南方士人很难拜相。但仁宗皇帝破格提拔章得象,使他成为特例。在八年宰相任上,正值庆历新政引发的激烈党争。与锐意改革的范仲淹等人不同,章得象持保守立场。当改革派纷纷遭贬时,他却能全身而退。不过最终因御史孙抗等人连番弹劾,指责他尸位素餐,仁宗不得不将其罢免。 章得象的一生,既有传奇色彩,又充满现实智慧。他既保持了士大夫的气节,又在复杂的政治漩涡中善始善终,堪称北宋士大夫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