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中冠联赛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换人闹剧。在重庆春蕾队主场迎战五华华京队的第五轮分区循环赛中,一次离奇的换人失误让中国足球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当时比赛进行到第80分钟,五华华京队以3-1领先,胜利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就在比赛临近结束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第86分钟,五华华京队做出换人调整:刚刚为球队建功的9号前锋张帅被18号小将吴琦豪替换下场。张帅与队友击掌致意后,径直走向替补席就座。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4分钟后,本该在场边休息的张帅竟重新出现在赛场上,并一直踢到终场哨响。这一反常举动立即引发重庆春蕾队教练组的强烈抗议,场边顿时乱作一团。当值主裁不得不紧急与第四官员核对换人记录。
经过反复核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在换人过程中,第四官员犯下致命错误:本该举牌示意用18号吴琦豪换下9号张帅,却误将33号球员的号码写在了换人牌上。更离谱的是,裁判组在发现错误后非但没有及时纠正,反而做出将错就错的决定——让33号继续留在场上,而已经下场的张帅重新披挂上阵,真正的替补球员吴琦豪则被晾在了一边。
这一系列操作严重违反了国际足联《足球竞赛规则》第三章关于球员替换的明确规定:被替换下场的球员不得再次登场参赛。作为中国足球第四级别联赛,中冠联赛本赛季前三名可直接获得中乙联赛准入资格,第四名还需与U21联赛冠军进行附加赛。如此低级的裁判失误不仅影响了比赛公平性,更让中国足球形象蒙羞。
目前,重庆春蕾俱乐部已正式向中冠联赛组委会提交申诉,要求彻查此次违规事件。而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至今仍未对此事作出公开回应。
这起事件再次暴露出中国足球裁判体系的深层次问题。虽然近年来中国足协通过建立裁判评议机制、邀请国际专家参与监督等措施试图提升裁判水平,但基层联赛裁判专业素养不足的顽疾依然突出。足球专家指出,裁判培养体系断层、职业发展受限、基层赛事重视不足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根治这些问题,必须构建科学的裁判选拔体系、提高基层裁判待遇,同时完善管理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为防范类似问题在顶级联赛发生,中国足协自8月起已开始在中超关键场次启用外籍裁判。例如中超第25轮上海申花vs成都蓉城、北京国安vs上海海港两场争冠焦点战,就分别由乌兹别克斯坦名哨坦塔舍夫和澳大利亚裁判金执哨。第26轮长春亚泰与青岛海牛的保级大战同样由外籍裁判主裁。实践证明,外籍裁判的执法确实有效减少了争议判罚。
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每个环节的精益求精。希望这次中冠联赛的换人风波能成为推动裁判体系改革的契机。只有建立起从基层到顶级联赛的专业裁判队伍,中国足球才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实现真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