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接连惨败,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其中不少还是蒋介石的嫡系力量。这一系列军事失利严重动摇了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统治地位。1949年初,在内外交困之下,蒋介石不得不宣布下野,由时任中华民国副总统的李宗仁接任代总统职务。
然而,李宗仁的上台并没能挽救国民党政权。面对解放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他仅仅担任代总统几个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就宣告终结。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蒋介石表面上退居二线,但实际上他通过掌控军权、财权和特务系统,仍然牢牢控制着国民党的实权。这就导致李宗仁在任期间处处受制,很多政令根本无法落实。
那么,为什么李宗仁不趁机彻底控制甚至除掉蒋介石呢?这要从两人的历史渊源说起。早在1926年北伐时期,当时尚未掌权的蒋介石为了扩充势力,曾与多位地方实力派结为兄弟,其中就包括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在北伐胜利后,蒋介石独裁野心暴露,导致两人关系破裂,甚至爆发了著名的蒋桂战争。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迫于民族大义,两人才重新合作。
表面上看,蒋介石对这个结义兄弟礼遇有加,但实际上他对李宗仁始终心存戒备。据史料记载,蒋介石曾多次策划暗杀李宗仁,所幸都未能得逞。而李宗仁虽然与蒋介石政见不合,却从未想到对方会对自己起杀心。直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李宗仁才得知这些内情,因此他选择流亡美国,坚决拒绝前往台湾。
关于李宗仁如何当上副总统,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插曲。1948年国民党行宪选举时,蒋介石原本内定孙科为副总统人选,并为此做了周密安排。当李宗仁表示要参选时,蒋介石假意表示支持,认为这只是走个过场。没想到选举时李宗仁人气高涨,完全打乱了蒋介石的计划。恼羞成怒的蒋介石甚至当面要求李宗仁退选,遭到拒绝后愤然离场。最终李宗仁成功当选,这让蒋介石颜面尽失。
1949年蒋介石下野时,表面上是引咎辞职,实则暗藏玄机。他让李宗仁出任代总统,自己却通过掌控军权、财权继续操纵政局。李宗仁上任后才发现,自己这个国家元首根本调不动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连日常政务都处处受制。究其原因,作为桂系出身的他始终被排除在国民党的权力核心之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宗仁无法控制蒋介石——他手中根本没有实权,空有总统之名而无总统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