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廉吏柴车:一位铁面无私的能臣 柴车是明朝永乐至正统年间的著名官员,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这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在永乐二年(1404年)考中举人后,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最初被授予兵部武选司主事一职,后因政绩突出升任兵部员外郎。
在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祖朱棣发动第一次北征蒙古之战时,柴车随同兵部尚书方宾出征。凯旋归来后,他被提拔为江西右参议。然而好景不长,因故被贬为兵部郎中,外放岳州担任知府。不过很快,他又因才能出众被调回京城,重任兵部郎中。 宣德五年(1430年),柴车迎来了仕途的重要转折,被擢升为兵部侍郎。次年,山西巡按御史张勖上奏揭发大同一带豪强侵占军屯土地的严重问题。明宣宗朱瞻基特派柴车前往查办。经过深入调查,柴车查出近两千顷被侵占的军田,并全部归还给驻军,展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到了正统年间,西部边疆叛乱频发。朝廷看重柴车清正廉明、能力出众,特派他前往甘肃协理军务。在任期间,他将军需粮饷等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最令人称道的是,当北元大臣朵儿只伯入侵凉州时,副总兵刘广不仅战败,还欺瞒朝廷、虚报战功。柴车查明真相后立即上奏弹劾,最终刘广被押解进京问罪。 正统三年(1438年),柴车成功击退朵儿只伯的进犯,因功加俸一级。他巡视边防时发现诸多弊端,都及时上奏并提出解决方案,屡获朝廷嘉奖。 关于柴车的廉洁,史书记载了一个生动故事:在江西任职期间,他奉命赴福建采购木材。途经广信时,当地官员(他的旧友)赠送一坛蜂蜜。打开后发现里面竟是白银,柴车当即正色道:你还是不了解老友啊!坚决退还了这份厚礼。正统四年(1439年),柴车升任兵部尚书,仍兼管边疆军务,不久又兼任陕西屯田事务。这位一生清廉的能臣最终于正统六年(1441年)六月逝世,留下了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为官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