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坂坡激战正酣时,曹操站在景山之巅眺望战场。只见一位白马银枪的猛将在乱军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枪锋过处竟无人能挡。这位将军英姿勃发,宛如天神下凡,看得连连点头。他立即派心腹大将曹洪前去打探,得知此人正是威震天下的常山赵子龙。曹操顿时起了爱才之心,当即传令全军:务必生擒赵云!
然而奇怪的是,接到命令后真正出手拦截的曹营将领中,除了张郃勉强应付差事外,竟都是些二三流武将。许褚、张辽、文聘这三位赫赫有名的猛将却按兵不动,这究竟是为何?让我们结合演义中的细节一探究竟。
先看虎痴许褚为何袖手旁观。首先,他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保护曹操的安全。自从典韦在宛城为救曹操而死后,许褚就成了曹操唯一的贴身护卫。想起典韦之死,曹操至今心有余悸,因此格外珍惜许褚这员爱将。即便在白马之战中,面对连斩宋宪、魏续的颜良,曹操都没舍得派许褚出战。此刻在长坂坡,许褚必然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曹操身旁。
其次,心高气傲的许褚根本看不上赵云。这位虎侯向来眼高于顶,除非遇到关羽、马超这样的顶级名将,否则绝不肯轻易出手。就像后来潼关之战,直到于禁、张郃接连败给马超,李通又被刺死后,许褚才肯卸甲上阵。在许褚眼中,当时的赵云还不够资格让他亲自出马。
再看智勇双全的张辽为何不参与围剿。这位原吕布帐下第一猛将对自己的实力有着清醒认识。虽然张辽统兵有方,但单打独斗终究与赵云这样的超一流武将存在差距。他心知肚明:能在赵云枪下全身而退已属万幸,更别说生擒活捉了。
况且战场形势复杂,张辽正忙于其他军务。长坂坡上并非只有赵云一个目标,张辽可能正在指挥部队清剿残敌、收编降卒,或是搜寻刘备家眷,根本无暇专门对付赵云。
至于文聘的沉默则另有隐情。作为刘表旧将,他深知赵云的厉害。当年在荆州时,他就常常见到赵云随刘备出入各种场合展现的非凡武艺。文聘是第一个追到长坂桥的曹将,但看到张飞横矛立马的威势后立即知难而退——他连魏延都难以取胜,何况是赵云、张飞这样的万人敌?
更深层的原因是文聘内心的矛盾。作为降将,他对荆州不战而降始终心怀愧疚。虽然奉命追击刘备,实则有意放水。面对昔日同僚刘备的爱将赵云,他更不愿痛下杀手。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位大将可能还有一个共同顾虑:担心赵云归顺后会影响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毕竟以赵云之能,若真投效曹营,势必会分走主公的宠信。
(根据《三国演义》相关内容整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