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次在文化申遗上栽了个大跟头,事情闹得挺大。据7月19日多家媒体报道,韩国一口气申报的五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打入了待撤销名单。原因很明确:历史证据不足、传承脉络存疑,说白了就是编造痕迹太明显。
这可不是小问题,而是韩国文化策略的一次重大失败。这些年来,韩国在文化输出上可没少下功夫,从泡菜到端午祭,从传统木工到农乐表演,什么热门就抢什么。哪怕历史依据站不住脚,也要硬说成是韩国独有的文化遗产。
但这次,这套行不通了。
最打脸的莫过于韩国引以为豪的泡菜。韩国一直宣称泡菜有上千年历史,是民族传统美食。但历史记载明明白白:中国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在1500年前就详细记录了腌菜方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腌菜罐更是把历史往前推了几百年。相比之下,韩国最早的泡菜记载只能追溯到16世纪,而且制作工艺明显有借鉴痕迹。专家提交的137项证据里,关于泡菜起源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一应俱全,源头在哪不言自明。
泡菜可以一起吃,但不能硬说是自家发明的。
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时,就引发过不小争议。当时韩方坚称这是本土萨满文化,与中国无关。现在回头看,这话说得太绝对了。湖北出土的傩戏面具比韩国早了上千年,上面的图腾纹饰与江陵祭祀用品惊人相似。更不用说《史记》《荆楚岁时记》等古籍早就详细描述了端午节的祭祀、赛龙舟等习俗。
说自己是独一份,结果老祖宗的东西都在别人地里挖出来了。这不是文化传承,这是自欺欺人。
最离谱的是韩国申遗的传统木工技艺。韩国把它吹得神乎其神,什么皇家工艺宫廷秘技,听着挺唬人。但中国专家一比对就发现,27道工序里有19道与宋代《营造法式》记载完全一致,连榫卯角度、木料比例、工具名称都一模一样。说这是韩国独创?难不成是宋朝工匠穿越过去教的?
今年5月,中国文化遗产专家向联合国提交了137项确凿证据,明确指出韩国这五项非遗存在文化源头不清传承断代与周边文明高度雷同等问题。联合国也不是好糊弄的,对比韩国仓促提交的辩解材料后,发现漏洞百出,干脆全部列入待撤销名单。
给过补材料的机会,结果连像样的传承证据都拿不出来。
文化传承不是拍短视频,不能靠剪辑拼凑;非遗保护也不是抢注商标,不是谁先申报就归谁。韩国这次申遗翻车,给所有人上了一课:过去十几年,韩国太习惯用民族特色来包装文化挪用,把借来的东西硬说成自己的。
但真正的文化遗产靠的是实打实的文物、典籍和活态传承。这些东西,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联合国这次亮出待撤销名单,不是最终判决,而是一个严厉警告:尊重文化源头,是对文明最基本的敬畏。泡菜可以一起享用,但不能偷换概念;端午节可以共同庆祝,但不能篡改历史。文化不是谁家的专属标签,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抢不走,改不了,也玩不起。
韩国,该收手了。
文化传承,要的是真材实料,不是花式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