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为何两岸统一进程保持战略定力?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稳定保持在5%以上水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条件日益成熟,但推进节奏仍保持稳健。这背后主要存在三方面考量:国际环境中的美国干预、岛内经济军事现状以及分裂势力的阻挠。
在经济层面,两岸经贸合作持续深化。2025年1-6月,两岸贸易总额达14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大陆自台湾进口1087亿美元,增长12.5%;对台出口390亿美元。这些数据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产业联动:台积电超过60%的芯片订单来自大陆电子制造企业,苏州昆山台商工业园的新建厂房鳞次栉比,台商投资热情持续高涨。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两岸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直接带动就业岗位超百万个。虽然美国自2022年起实施高端设备禁运,2025年进一步加码,导致台湾出口占比小幅下滑,但大陆自主创新步伐加快,中芯国际南京工厂的28纳米芯片月产能已突破5万片。值得关注的是,在中东局势缓和的背景下,2025年中国与伊朗、沙特的贸易额增长15%,能源供应稳定性显著提升。
岛内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当局力推的新南向政策收效有限,66%台湾民众认为应当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立场。经济合作是把双刃剑——美国对华制裁客观上加速了大陆产业链本土化进程,苹果供应链出现明显调整,而直接对接大陆市场的台湾中小企业则迎来发展机遇,相关板块涨幅超10%。
军事安全方面,台湾海峡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美军在亚太地区持续加强部署,2025年5月,罗斯福号航母在菲律宾海举行实弹演习,F-35战机进行对海打击训练。作为回应,解放军东部战区于4月1日至2日组织实施海峡雷霆-2025A联合演训,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多艘舰艇抵近台湾南部海域,战机多次穿越所谓海峡中线。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当局7月举行的汉光演习延长至创纪录的10天,演练内容涵盖城镇作战、后勤保障等课目。大陆方面则通过外交渠道明确表态,敦促美国切实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在青岛海军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山东舰编队的巡航轨迹清晰可见。专家分析,统一后大陆在东海岸的军事部署将有效制衡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
针对岛内分裂势力,大陆方面保持高压态势。2025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办理多起涉台独案件。与此同时,大陆持续推出惠台措施,自7月1日起免除台胞首次来访签注费用,厦门高铁站日均接待台胞数量同比增长35%。
2025年2月召开的中央对台工作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大势。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台湾问题的表述,明确传递出三个始终不变:实现完全统一的决心不变、和平统一的方针不变、对台湾同胞的诚意不变。
当前形势下,大陆正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随着经济融合不断深化、军事优势持续巩固、民意基础日益夯实,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进程正在稳步向前。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美好未来,值得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