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远征军少校:从野人山到瑞丽江,抬着戴安澜将军的遗体回到祖国
创始人
2025-10-10 00:32:25
0

【百岁远征军老兵张家福的传奇人生】

1904年春节,在四川云阳县龙重乡凉水井村,一个名叫张家福的男孩呱呱坠地。这个自幼聪慧的农家子弟,在文盲遍地的年代显得格外突出——他不仅读过几年书,19岁就当上了乡村小学教师,22岁更被破格提拔为乡公所书记员,成为当地少有的文化人。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33岁的张家福毅然投笔从戎。因写得一手好字,他被分配到军政部担任文书。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却在1942年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当时驻守云南的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亲自点将,将张家福调任为自己的机要秘书。

英国人跑得比兔子还快!回忆起入缅作战的情形,百岁老人仍激动不已。他清晰记得初到缅甸同古时的场景:英军帐篷里散落的地图、尚有余温的咖啡,甚至还有一把没带走的韦伯利左轮手枪。更令人愤慨的是,英军竟在关键时刻擅自撤退,导致200师陷入日军重围。

1942年5月18日,成为张家福永生难忘的日子。在郎科地区遭遇伏击时,戴安澜师长身中弹重伤。那三枪都是歪把子机枪打的,伤口有银元那么大...老人哽咽着回忆,凹陷的眼眶泛起泪光。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他和战友们用树枝做成担架,顶着40多度的高温,在潮湿的原始森林中轮流抬着将军的遗体前行。途中,他们将各自的军装裹在遗体上,不分官兵,只为守护这位抗日名将最后的尊严。

抗战胜利后,这位历经烽火的老兵在云南安家落户。虽然后来经历特殊年代的坎坷,甚至与家人失散二十余年,但命运最终给了他团圆的温暖。2004年,百岁高龄的张家福参加昆明与百岁老人共度中秋活动时,向世人揭开了那段尘封的抗战记忆。

最令人动容的是,当老人颤巍巍地站在圆通山——当年远征军将士衣冠冢的旧址时,突然挺直佝偻的腰背,用苍老却坚定的声音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那一刻,时间仿佛回到了烽火连天的岁月,这位世纪老人用最后的力气,向牺牲的战友们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从乡村教师到抗战英雄,从远征缅甸到见证和平,张家福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着的抗战史诗。他抬着将军遗体穿越野人山的壮举,他面对命运起伏的坚韧,都在诉说着中国军人不朽的精神丰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饕·现场 | 透视中国古代社会... “李白若不被等级所限,会是更恣意的大鹏吗?”11月7日和11月9日,葛承雍教授携新作《中国古代等级制...
百花社新书《昆虫志》 名作家以... “于虫鸣世界,见人生百态。”昨日,记者从百花文艺出版社获悉,著名作家老藤新作《昆虫志》正式出版发行。...
福建出版全国首部河湖生态产品价...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1日电(任晓月)11月上旬,福建省河长办、省水利厅组织编撰的全国首部河湖生态产...
25秋三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 亲爱的同学们好,这里是小学课堂秘籍 今天为大家分享:三年级英语上册人教PEP版25秋《王朝霞活页英语...
原创 失... 一锄头挖出两部千年“禁书” 2025年深秋的南昌,考古界被一声惊雷炸醒——海昏侯墓出土的1200枚竹...
中华文明的早期书写与精神探源 ... 摘 要 早期书写的独立呈现标志着中华民族从野蛮进入了文明。它从最早的图画和符号到文字的生成,中间经历...
复旦大学老校门边上,复旦艺术馆... 澎湃新闻获悉,复旦大学艺术馆近日四展齐开,拉开2025—2026秋冬季展览序幕。本季展览包括“图画真...
迈克尔·杰克逊传记片震撼登场;... 千呼万唤始出来,狮门影业终于发布了安托万·福奎阿(Antoine Fuqua)执导的传记片《迈克尔》...
女明星沈月花样写真,姣美秀丽! 女明星沈月花样写真,姣美秀丽! 女明星沈月花样写真,姣美秀丽! 女明星沈月花样写真,姣美秀丽! ...
原创 蚩... 蚩尤一梦四千年,涿鹿如今又不然。关于蚩尤这个名字,大部分人会认为他只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然而,很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