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曹营将领遇到关羽时总是跃跃欲试,可碰上张飞和赵云却纷纷避战。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
细数三国名将的战绩,关羽确实更胜一筹。正史记载中,他万军之中斩颜良、水淹七军擒于禁,战绩辉煌。相比之下,张飞和赵云虽然勇猛,却少有斩杀顶级名将的记录。最令人费解的是,即便在正史《三国志》中,也记载了张飞在长坂坡三声怒吼吓退曹军的场景。当时刘备已是穷途末路,曹军众将为何会被吓退?
赵云的表现同样令人称奇。长坂坡之战时,他单枪匹马救阿斗,除了张郃外,其他曹将竟都作壁上观。更奇怪的是曹洪明明有机会与赵云交手,却在互通姓名后转身离去。要知道当时曹操尚未下达只许生擒的命令,赵云的名气也不及马超,曹洪为何如此反常?
对此,民间流传着几种有趣的说法:
1. 曹将避战张飞是给夏侯家面子
2. 赵云手持削铁如泥的青釭剑,让人望而生畏
这些说法不无道理。张飞与夏侯家确实渊源颇深——他娶了夏侯渊视如己出的侄女。据《魏略》记载,这位夏侯姑娘被张飞明媒正娶为正室,足见其家世显赫。当年兖州饥荒时,夏侯渊宁可舍弃亲生骨肉也要抚养亡弟之女,这段佳话更印证了两家的特殊关系。
在战场上,曹营将领对张飞确实多有顾忌。张郃被张飞击败后,曹营不仅无人为其出头,反而要军法处置。这种态度,恐怕与张飞的特殊身份不无关系。
但更深层的原因,或许藏在庞德的遗言中。这位西凉猛将出征前备好棺材,誓言要与关羽决一死战。他道破了曹营众将的心声:击败关羽就能名扬天下!正如关平所说,即便斩杀庞德这样的西羌小卒也难增威名,可一旦失手却会损兵折将。
这就不难理解曹将的选择了:挑战关羽虽险,但回报惊人;而与张飞、赵云交手,赢了不算大功,输了却颜面尽失。如此赔本买卖,久经沙场的老将们自然要三思而行。
试想,若您有许褚之勇,面对关、张、赵三人,会作何选择?答案恐怕不言自明:与其冒险挑战张飞、赵云,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能成就斩关羽的千古威名。毕竟,若非死在关羽刀下,谁还记得那些过五关时的无名之将?若非与关羽的生死对决,庞德又怎会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