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一个反复无常的乱世枭雄
1673年(康熙十二年),盘踞云南多年的平西王吴三桂举兵反清。这位曾经的明朝降将,此刻却打出了兴明讨虏的旗号,自封天下兵马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声称要为南明永历帝报仇。消息传到京城,年轻的康熙皇帝听闻后不禁冷笑:天下谁都能为朱由榔报仇,唯独他吴三桂没这个资格!这不是贼喊捉贼吗?这番话说得在理——吴三桂先叛明朝,后反清朝,如今又假惺惺地要为故主报仇,实在令人不齿。
从将门虎子到叛明降清
1612年,吴三桂出生在辽东一个显赫的将门之家。其父吴襄时任大明锦州总兵,在军中颇有威望。得益于父亲的荫庇,吴三桂年纪轻轻就进入军旅历练。不到三十岁,他就被崇祯皇帝破格提拔为宁远团练总兵,统领明朝最精锐的关宁铁骑。
然而明末乱世中,吴三桂始终在各方势力间摇摆不定。他的舅舅祖大寿早已降清,多次劝他投靠新主。崇祯皇帝虽知此事,却仍不计前嫌地重用他,甚至赐予尚方宝剑。但大厦将倾的明朝已无力回天——内有李自成农民军势如破竹,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加上崇祯帝生性多疑,明朝的覆灭似乎已成定局。
1644年,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崇祯急召吴三桂入京勤王。但吴三桂故意拖延行军,等他慢悠悠地走到山海关时,北京城早已陷落,崇祯帝在煤山自缢殉国。李自成占领北京后,试图招降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据说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霸占,家人又遭大顺军抓捕,吴三桂一怒之下转而向清军求援。在多尔衮的利诱下,这个曾经的明军统帅最终引清兵入关,彻底背叛了明朝。
为虎作伥的平西王
清军入关后,吴三桂为表忠心,当众烧毁了南明福王写给他的劝降信。清廷为利用他的军队平定各地反抗,破格封他为平西王。此后十余年间,吴三桂为清廷立下汗马功劳:在西北镇压农民军时大肆屠城,将朱元璋在西北的后裔赶尽杀绝;入川平定张献忠余部时,导致四川人口锐减,富庶的四川盆地几成无人区。
最令人发指的是他对南明永历帝的追杀。1661年,吴三桂率军攻入缅甸,将逃亡至此的永历帝朱由榔擒获。在昆明,他将这位明朝最后的皇帝囚禁在地牢中。面对朱由榔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的质问,恼羞成怒的吴三桂竟下令用弓弦勒死了这位故主,彻底终结了南明政权。
自取灭亡的叛乱
然而狡兔死,走狗烹。康熙帝亲政后,对吴三桂弑君叛明的行径深恶痛绝。当清廷开始削藩时,做贼心虚的吴三桂于1673年再次举兵造反。可笑的是,这个亲手绞杀永历帝的叛臣,居然打出了为明复仇的旗号。这种拙劣的表演自然骗不过天下人,最终这场持续八年的三藩之乱以吴三桂的彻底失败告终。
纵观吴三桂一生,他先叛明,后反清,每次背叛都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这个乱世枭雄的反复无常,最终让他付出了身败名裂的代价,在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