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史上,济南战役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华东野战军首次展开的大规模城市攻坚战,由许世友将军率领14万攻城部队与粟裕将军指挥的18万打援部队协同作战。由于敌军未能及时增援,这场战役演变成了一场纯粹的攻城战。
在这场激烈的攻坚战中,涌现出许多英雄集体和个人。其中,13纵队110团3营营长刘坤的事迹尤为突出。他在这场战役中三次立功,所率领的3营被授予济南战役二等功臣营的集体荣誉,他本人也荣获华东一级战斗英雄的崇高称号。
战役部署方面,许世友将攻城部队分为东西两个集团:西集团由宋时轮指挥,下辖3纵、10纵和鲁中南纵队;东集团由聂凤智指挥,包括9纵和渤海纵队。周志坚率领的13纵则作为攻城预备队待命。
战斗打响两天后,13纵奉命加入西集团作战。在迅速扫清外围据点后,部队突入商埠地区。110团3营营长刘坤接到重要情报:附近有一个敌军军火库,守备力量仅有一个排。刘坤立即与教导员商议作战方案,最终决定由教导员带领一个连队成功夺取了这个重要据点。
这个军火库的战利品令人惊喜:二十多门日式山炮和大量迫击炮等武器装备。13纵司令员周志坚得知后欣喜若狂,立即下令各师组建临时炮兵连,这些火炮在后续的攻城作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西线部队准备进攻商埠时,发现守敌包括两个主力旅、青年教导总队和七十四师的一个团。37师110团3营在刘坤指挥下,负责协助2营攻打卡子门,并向齐鲁大学方向推进。当发现敌军有收缩回城的意图时,刘坤果断派出七连一个加强排实施截击,成功阻止了城内敌军增援。
在激烈的城墙争夺战中,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插曲:拂晓时分,一名敌军卫生兵误入我军阵地,竟向刘坤询问进城路线。刘坤机智地套取情报后将其俘虏,并利用获得的情报,迅速组织一个排的兵力突袭正在集结撤退的敌军。这次出其不意的攻击,配合政治攻势,最终迫使1000多名敌军缴械投降。
在战役最后的总攻阶段,刘坤不幸身负重伤,被担架抬下火线。战役胜利后,他所在的3营获得集体二等功,他本人也荣获华东一级战斗英雄的殊荣。这场战役充分展现了刘坤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把握战机的敏锐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