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袁术称帝的勇气?是麾下18大猛将7大谋士,其中4个顶级谋士。
《三国志》记载: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袁术乃建号称仲氏。就这样,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袁术称帝的野心一直都有,但之所以敢这么做,毫无疑问是玉玺给袁术添了一把火。一句谶言:代汉者,当涂高也。直接给袁术整激动了,此时不称帝更待何时?
除了玉玺和谶言,谁还给了袁术称帝的勇气?梁静茹吗,不。是袁术麾下有18大猛将7大谋士。千万不要小看袁术的整体实力,刘备当时根本打不过,吕布https://ZHuanlAn.zhihu.com/p/1954646524886754191也不得不巴结袁术,孙策还不是照样在袁术手下干活做了打工人。袁术巅峰时期,坐拥着江淮一带+江东一带,即豫州+扬州,孙策打下的江东是需要向他纳税的。所以从名义上来说,孙策的部将都是袁术的手下,孙策起初的创业天团也是袁术给他的,启动资金也是袁术赞助的。
袁术自己手里有哪些散兵大将呢?盘点一下,有纪灵、桥蕤、乐就、李丰、梁纲、张勋、刘勋、戚寄、秦翊、雷薄、陈兰这11员大将,但袁术错就错在,没有培养自己的核心班底,这11员大将里很多都是散装的,并非心腹,甚至还有独立的,只是袁术给他加了个名义编制罢了。真打起来,袁术根本不可控。
孙策手里有哪些大将呢?包括孙策本人在内,还有吴景、孙贲、朱治、程普、韩当、黄盖,这就7员大将了。而孙策最初还是靠着袁术的,是袁术称帝后孙策才彻底决裂了,那么孙策的部将名义上也隶属于袁术,至少袁术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这样一算,至少已经就是18员大将了。
袁术手里有哪些个谋士?有主簿阎象,使者杨弘、韩胤,这些仅仅是有记载的,袁术家族背景雄厚,四世三公,身边的文臣肯定不少,但大多都没啥诡计,处理处理内政还行,要论出谋划策,一个比一个拉跨。3个人中,唯独这个阎象还有两把刷子。但当时扬州江淮江东其实暗藏了大量的谋士,比如周瑜、鲁肃、张纮、刘晔等等,只是他们一个个都不看好袁术,都不愿意跟随袁术。《三国志》记载:袁术欲以周瑜为将,周瑜观袁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县长,欲假涂东归,袁术听之。可见在整个袁术的辖区,至少有7个谋士,其中周瑜、鲁肃、张纮、刘晔都可谓是顶级谋士水平。
袁术本质上还是骄狂,不够礼贤下士,仗着自己的家族背景,认为大家就理所应当该听他的。包括称帝,袁术内心肯定也认为自己当了皇帝,大家就更加应该听从他的了。
谁给了袁术称帝的勇气?是麾下18大猛将7大谋士,其中4个顶级谋士。
《三国志》记载:又见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自以名字当之,袁术乃建号称仲氏。就这样,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袁术称帝的野心一直都有,但之所以敢这么做,毫无疑问是玉玺给袁术添了一把火。一句谶言:代汉者,当涂高也。直接给袁术整激动了,此时不称帝更待何时?
除了玉玺和谶言,谁还给了袁术称帝的勇气?梁静茹吗,不。是袁术麾下有18大猛将7大谋士。千万不要小看袁术的整体实力,刘备当时根本打不过,吕布也不得不巴结袁术,孙策还不是照样在袁术手下干活做了打工人。袁术巅峰时期,坐拥着江淮一带+江东一带,即豫州+扬州,孙策打下的江东是需要向他纳税的。所以从名义上来说,孙策的部将都是袁术的手下,孙策起初的创业天团也是袁术给他的,启动资金也是袁术赞助的。
袁术自己手里有哪些散兵大将呢?盘点一下,有纪灵、桥蕤、乐就、李丰、梁纲、张勋、刘勋、戚寄、秦翊、雷薄、陈兰这11员大将,但袁术错就错在,没有培养自己的核心班底,这11员大将里很多都是散装的,并非心腹,甚至还有独立的,只是袁术给他加了个名义编制罢了。真打起来,袁术根本不可控。
孙策手里有哪些大将呢?包括孙策本人在内,还有吴景、孙贲、朱治、程普、韩当、黄盖,这就7员大将了。而孙策最初还是靠着袁术的,是袁术称帝后孙策才彻底决裂了,那么孙策的部将名义上也隶属于袁术,至少袁术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这样一算,至少已经就是18员大将了。
袁术手里有哪些个谋士?有主簿阎象,使者杨弘、韩胤,这些仅仅是有记载的,袁术家族背景雄厚,四世三公,身边的文臣肯定不少,但大多都没啥诡计,处理处理内政还行,要论出谋划策,一个比一个拉跨。3个人中,唯独这个阎象还有两把刷子。但当时扬州江淮江东其实暗藏了大量的谋士,比如周瑜、鲁肃、张纮、刘晔等等,只是他们一个个都不看好袁术,都不愿意跟随袁术。《三国志》记载:袁术欲以周瑜为将,周瑜观袁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县长,欲假涂东归,袁术听之。可见在整个袁术的辖区,至少有7个谋士,其中周瑜、鲁肃、张纮、刘晔都可谓是顶级谋士水平。
袁术本质上还是骄狂,不够礼贤下士,仗着自己的家族背景,认为大家就理所应当该听他的。包括称帝,袁术内心肯定也认为自己当了皇帝,大家就更加应该听从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