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经典战役:吴阶与仙人关之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战役因其深远影响而被铭记。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自己最推崇的一战,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评价,南宋名将吴阶指挥的“仙人关之战”都堪称传奇。这场战役不仅粉碎了金军南下的野心,更保住了巴蜀之地,为南宋续命百年。若没有吴阶的力挽狂澜,南宋或许早已覆灭。
一、关中失守,巴蜀告急
公元1134年,金国名将金兀术率领十万铁骑直扑仙人关,意图一举攻破南宋的西部防线。消息传到南宋都城临安,朝野震动,君臣惶恐。
巴蜀地区地势险要,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而汉中作为进入巴蜀的咽喉,其门户正是仙人关。金军若能攻下仙人关,便可长驱直入汉中,进而占领富庶的巴蜀盆地。一旦巴蜀,金军便能顺长江东下,直取襄阳、建业等战略要地,南宋的灭亡将成定局。
更令南宋朝廷心惊的是,金军的攻势来得太快。四年前(1130年),南宋曾在关中与金军展开决战,二十万宋军竟不敌六万金兵,最终惨败,关中沦陷。然而,当时的金军尚无法直接威胁江南核心地带,南宋君臣依旧醉生梦死。如今,金兀术的十万大军如利刃悬顶,巴蜀一旦失守,南宋将重蹈“靖康之耻”的覆辙。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一位被后世低估的名将挺身而出——吴阶。
二、临危受命,力挽狂澜
相比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吴阶的名气或许稍逊,但他的功绩绝不逊色。甚至《三国演义》中的某些经典桥段,据说就取材于他的事迹。
此时的吴阶肩负着千斤重担。四年前的富平之战,南宋二十万大军惨败于六万金军之手,关中失陷的阴影仍未消散。如今金军再度压境,形势危急。
但吴阶并未退缩。富平战败后,他与弟弟吴磷收拢残兵,驻守汉中附近的和尚原,多次击退金军袭扰。这些胜利虽小,却极大鼓舞了士气。更令人感动的是,关中百姓虽已沦陷敌手,却仍心向南宋,甚至夜间偷偷运送粮食支援宋军!
吴阶深知,仅靠民心还不够。他积极练兵、囤积粮草、修缮兵器,为大战做准备。
很快,金军发动了第一次进攻。1131年5月,金军分南北两路夹击和尚原。由于轻敌,两路金军未能协同作战。吴阶先利用地形伏击南路金军,待其溃退后,再集中兵力击溃北路金军。随后,他又回师痛击卷土重来的南路金军,斩杀敌将,大获全胜。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金兀术亲率十万大军,即将压境。
三、仙人关大捷,百年安定
1131年10月,金兀术率十万大军进攻和尚原,企图一举歼灭吴阶,打通川陕通道。吴阶采取“敌进我退,敌疲我打”的战术,让金军如拳打棉花,最终狼狈撤退。
1134年,金兀术卷土重来,直逼仙人关。这一次,吴阶布下层层防线:弟弟吴磷镇守第一道防线沙金坪,抵御金军重骑兵;他自己则在后方设置鹿角等障碍,迟滞敌军。当金军付出惨重代价突破沙金坪后,又遭遇宋军的陌刀阵,死伤惨重。
趁金军士气低落,吴阶夜袭敌营,彻底击溃金军。金兀术仓皇逃回凤翔,此后再未大举进犯四川。
凭借此战,吴阶被擢升为节度使,总揽川陕军务,达到人生巅峰。
纵观吴阶的胜利,离不开三点:民心所向、积小胜为大胜、善用地利。正是他的坚守,南宋才得以保全巴蜀,延续国祚。然而,他的名声却远不及岳飞等人,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