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那些作死的聪明人:除了杨修,还有这位谋士
开篇:
中国有句流行语叫不作死就不会死,其实这种自找麻烦的行为自古就有。三国时期,杨修因为恃才傲物、到处显摆,最终招来杀身之祸。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另一位同样聪明却把自己作死的人物——许攸。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对峙时,兵力处于劣势。虽然前期取得小胜,但粮草即将耗尽,形势危急。这时,袁绍的谋士许攸突然来投。正在洗脚的曹操激动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光着脚就跑出去迎接。这个举动让许攸深受感动,更坚定了效忠曹操的决心。
献计火烧乌巢:
作为袁绍的心腹谋士,许攸对袁军情况了如指掌。他向曹操透露:袁绍的粮草都囤积在乌巢,建议立即偷袭。尽管许攸是降将,但曹操用人不疑,果断采纳建议。这一战成为官渡之战的转折点,袁绍因此元气大伤。
得意忘形惹祸端:
曹操攻占冀州后,许攸开始飘飘然。一次醉酒后,他竟在城墙上当众称呼曹操的小名曹阿瞒。更过分的是,他还不断强调自己的功劳,完全不顾及主公的威严。这些行为已经触犯了君臣之礼。
揭人旧事自掘坟墓:
许攸与曹操本是发小,知道对方不少童年糗事。得意忘形之际,他竟然把这些陈年旧事也抖了出来。虽然立下大功,但这样揭短的行为让曹操忍无可忍。
许褚的致命一刀:
曹操顾及名声,不便亲自处置许攸。但猛将许褚看不下去了。当许攸再次当街辱骂曹操,甚至挑衅许褚有本事杀我时,这位忠心耿耿的将军真的挥刀了。就这样,许攸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历史教训:
许攸在袁绍麾下时就爱排挤同僚,可见其为人。虽然献计火烧乌巢立下大功,但他忘记了身份的变化——昔日的玩伴已是高高在上的主公。若能谨言慎行,或许能得善终。可惜他一次次挑战底线,最终自食恶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大的功劳,也抵不过做人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