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第一强国魏国,因为一步失误,错过一统天下的机会,可惜!
创始人
2025-10-07 05:01:30
0

战国初期,魏国在雄主魏文侯的励精图治下,重用吴起、李悝等人,通过变法,经过数年发展,一跃成为第一强国,稳坐霸主之位。等到魏惠王当家作主的时候,国力已经发展到了巅峰。只要稳扎稳打,按部就班的操作,不久的将来,取代周天子,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这一切有个前提,得有个可靠的君主来延续这种强盛。

往常发展到巅峰的国家,在这个时候,一般面临两种结局。

一种是盛极而衰,走向没落。

另一种就是更进一步,达到新的成就。

如果君王足够英明,或者说只要他不糊涂,哪怕过着躺平的日子,不过多捣乱,在这种国力的支持下,国家都会在前人打下的基础上走向更加强大的地步。

但是魏国运气不好,偏偏遇到了魏惠王。

魏惠王是怎么一个人呢?嚣张、自大、好大喜功、自以为是、贪心不足,他基本上占全了。

这样的人当君王,他只会把国家的命运带向第.一种结局,这是无法避免的。

当初,秦国在和魏国交战时,被吴起率领的5万魏武卒一战消灭了50万秦军,秦国一下子一蹶不振。

魏武卒乘胜追击,占领了秦国的函谷关。

从此,秦国完全没有了同其他六国抗衡的实力,只能在魏国大军的铁蹄下偏安一隅,瑟瑟发抖的苟延残喘。

这个时候,魏国面临着两个选择,灭秦,还是留秦。

在这关键时刻,魏惠王发挥作用了,此时他还算明智,没有急着下决定,而是派遣丞相公输痤,出使秦国试探虚实。又派上将军庞涓在秦魏边境派兵滋扰,一方面给秦国压力,保障公输痤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更进一步试探秦国的兵力强弱。

而试探的结果,却让魏惠王感到意外,公输痤和庞涓的意见竟然完全相反?

庞涓因为是在魏国边境,先公输痤一步回到魏国见了魏惠王,他的意思只有一个:灭秦

庞涓这人也是搞笑,他是有真本事的,但是也好面子。在魏国边境和秦国一战明明打输了,却把这当做功劳,向魏惠王禀报。

他认为这是功劳,当然有他的理由。因为他觉得自己试探出了秦国的虚实。

当时,庞涓带着3万魏军和秦献公率领的5万秦军死磕,秦军战死3万,魏军战死一万,秦军拼命守住了城池,庞涓没能攻陷秦国边境,选择撤退。

没达到战略目标,是庞涓败了,但是从兵力损失来看,这说明什么?说明秦军战力弱,魏军以少胜多,兵力损失还少,说明战力强,这就是庞涓的理由。

而秦国早在魏文侯时期的一战,损失50万大军后,兵力早就没有多少了,战力还这么弱,反观魏军战力这么强,还有40万装备精良的大军枕戈待旦,要灭掉秦国,那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一听完庞涓的分析,魏惠王瞬间动心了。灭国之战啊,如果赢了,以后谁还是魏国的对手?

魏惠王满脸兴奋的就要同意,正好在这时候,公输痤派来的信使到了。

公输痤远在秦国,他就担心魏惠王脑子一热,听了庞涓的意见。所以派信使先行一步,禀报了自己的意见,和庞涓恰恰相反:留秦

公输痤的意思很明确:

第一,秦国虽弱,但是人人不怕死,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全民皆兵,魏国虽然能赢,也不会赢得那么容易。还不如让他们割地求和,一步步地削弱他们,增强魏国的实力。

第二,如果魏国灭了秦国,一定会遭到其他五国的憎恨,他们会联合起来消灭魏国,魏国虽强,却无法阻挡五国的围攻。

看到这里,魏惠王犹豫了!他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其实他心里是偏向于庞涓的意见的,因为庞涓说出了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诱惑:一统天下。

那是多么让人神往啊,一旦他灭了秦国,实力就能碾压所有国家,然后依靠强盛的兵力,一路横推,取代周王室,君临天下。

这种诱惑是魏惠王这种贪心不足的人拒绝不了的,相比而言,公输痤的称霸天下,就显得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一咬牙,魏惠王同意了庞涓的意见,让他开始部署。

而公输痤了解魏惠王的性格,他知道一封书信根本劝不住魏惠王,只能急忙回到魏国,深夜闯宫,面见魏惠王,再一次阐述了自己的意见。

他知道魏惠王想一统天下,如果真的能做到,那他这个一心为国的丞相自然全力支持。

可是,形势不允许啊。

他告诉魏惠王,想要一统天下,这是长远的目标,短期内无法完成,现在更不可能,要想成功,得分两步走。

第一,先要称霸天下,就要先弱秦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他回国的时候带来了秦国使者,就是来割地求和的,拿着秦国的土地一步一步壮大自己,这样别国也不会因为看到魏国突然变得强大而对付他们。

等到其他国家反应过来的时候,魏国早已经通过吸秦国的血强大到其他国家无法抗衡的地步,魏国真正称霸天下。

第二,等到魏国称霸天下之后,通过这种强绝的实力,拉拢几个国家,打压几个国家,从其他国家身上一块块割肉。

魏国本就是第一强国,再加上笼络的国家联合,其他被打压的国家只能忍气吞声,割地赔款,让魏国进一步壮大。

等到打压的差不多了,再反过来,被打压的换成拉拢,被拉拢的换过来打压。

这么转上一圈,其余六国都成了弱国,而魏国早已经远远的凌驾于他们之上。

即使其余六国联合起来,也打不过魏国,到那个时候,魏国就能毫不费吹灰之力的一统天下。

这就是公输痤的整体谋划,不得不说,能当第一强国丞相的人,果然不是弱者,这一番谋略,真的精彩!

如果实施起来,那基本上就没有其他国家啥事了,更不会有后来的秦国称雄。

可是说一千道一万,公输痤只是丞相,最终的决定权在魏惠王手里,他的这个决策,不止关乎魏国的前途,甚至决定了整个华夏的未来。

在其位谋其职,庞涓的看法其实也没错,文死谏,武死战,古来如此。

于公而言,庞涓作为魏国的上将军,军事统帅,他从军事兵力上的分析也没错,不怯战,这是一个武将该有的态度。

于私来说,作为将军,能够完成灭国之战,功劳滔天,不仅一生荣耀,荣华富贵更不在话下,还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这诱惑太大了,其他功劳与这相比,根本微不足道。

只是作为武将,他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那么高的格局,只能看到眼前。

一统天下的大业,并不是只取决于兵力的强弱,而是牵扯到各种局势问题。

作为丞相的公输痤,在这一方面就考虑的很周到。他文武双全,更是与秦国多年征战,有着其他人没有的战略眼光,才能提出对魏国更加适合的意见。

这一点,魏惠王也明白。他知道公输痤是对的。可是他的贪心不足却害了魏国。

他既想要秦国求和割让的土地,也想要发动灭秦之战。于是暗地里悄咪咪的部署了一切。

等到公输痤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晚了。魏国的灭秦大军已经在路上了,秦国割让的土地也已经拿到了手中。

无奈之下,公输痤也只能亡羊补牢。他再次觐见魏惠王,意思意思很明确:既然你执意要灭秦国,那我也不反对,但是必须得拉着其他五国一起动手,六国分秦。

不然秦国这么大一块肥肉,魏国若是独吞下去,会噎死人的。

魏国虽然兵力强盛,却根本无法同时和六国对抗,甚至齐、楚、赵三国联合起来,魏国就必输无疑,必须拉他们一起,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大不了灭秦分地盘的时候,我们魏国拿多的,拿好的地盘,战争是魏国作为主办方发起的,其他国家也不会说什么。

这么一听,魏惠王虽然心里肉疼,但还是硬着头皮同意了。

虽然他觉得没有其余五国,魏国一样灭秦,但是后果很严重,他不傻。

这么一来,魏国的策略似乎在稳步前进的路上再次走稳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魏惠王再一次出昏招了。他作为一国君王,却目光短浅,贪图蝇头小利,给庞涓下了一个命令。

开战前夕,庞涓按照魏惠王的指示,主动邀请其余五国首脑,共同开了一个战前会议,目的只有一个:地图分疆。

好家伙!还没开打!就已经在划分胜利蛋糕的归属权了!

魏惠王,真有你的!

不过分了也没什么,提前说清楚,亲兄弟明算账,避免战后麻烦,这样也好,可偏偏魏惠王有自己的小心思。

一面诺大的地图铺在地上,上面画着整个秦国的山山水水,看得众人直流口水,想着哪一块地盘自己拿上。

可是庞涓却一步站出,也没问其他人的意见,遵照着魏惠王的意思划分了六个国家应得的区域。

众人顺着庞涓的视线往地图上一看,顿时火气直充脑门。不看还好,一看,就这划分区域,要是气量小的人,估计能当场气死。

这哪里是分战利品啊,这明明是打发叫花子呢?一整盘大餐,其余五国只分得了一两块调料渣,魏国吃独食!

其余五国代表勃然大怒,纷纷反对。

但是反对无效,庞涓直接无视了他们。只给了一句话:如果要,就只有这些,如果不要,直接走人,本来也不想分给你们,没有你们,魏国照样灭秦。

众人气的咬牙切齿,恨不得直接打起来。但是看了看周围兵力状况,只能忍耐下来,魏国在场的兵力比他们五国加起来还多,战力也比他们强,庞涓又有善战之名,不然也不会成为这次联军统帅,而他们只是文臣,本来就只是来监督的,一旦打起来,后果难料。

不过要他们同意这种划分,根本不可能,给魏国做嫁衣的事情,他们做不到。

会议不欢而散,其余五国直接带着军队撤了。只有庞涓带着魏国军队,一路向秦国挺进。

经过数月进攻,庞涓过关斩将,攻城掠地,连克秦国数座城池,眼看秦国灭亡在即,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其余五国领兵回去之后,看着魏国灭秦形势一片大好,再加上会议上受到的侮辱,他们五国直接联合在一起,从四面向魏国边境发动攻击。

这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的事情。魏国原本实力就在各国之上,但是没能力碾压各国,其他国家自然没有受到威胁。

可是一旦魏国占领了秦国,实力大增,具备了横扫天下的实力,那他们五国只能跟秦国一样的命运。他们自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你可以比我们强,我们能力不足,无话可说。

但你不能强到掌握我们生死的地步。

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你也不能做到,大家都一样,才是最好的。

一个打不过你,五个加起来还不得把你按在地上摩擦?

就这样,魏国一时间四方边境受到了严重威胁,损失惨重,秦国也趁势发动了反攻。

魏惠王面临这种首尾难顾的局面,慌了手脚,只能让庞涓放弃攻下的秦国土地,领兵回援。

秦国的灭国之危得到了解除,也加入到了围攻魏国的战斗当中。

魏国根本无法对抗六国的围攻,即使庞涓支援,也无济于事。

其他国家虽然比魏国弱,但是同为战国七雄的存在,差距本就不是太大。

更何况齐、楚这两国还是从春秋时期就屹立东南两地的老牌强国,比起底蕴,比魏国这种新建立不久的国家要强的多。

魏国被打的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不得已,只能割地赔款。

就连魏惠王曾经瞧不起眼、并且信誓旦旦的要灭掉的秦国,都作为战胜国得到了赔偿。

而魏国却经此一战后,国力严重下滑,陷入了四方战争的泥潭,走向衰落。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魏惠王的短视和贪心造成的。如果他足够英明,听取了公输痤的建议,稳扎稳打,魏国在不久的将来,想要一统天下,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现在,一切都没了!

人们常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是魏惠王既没有捡到芝麻,也丢了西瓜,只能贻笑大方。

可见一个人的眼光和格局,是有多么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阵是古代战场上军队阵形的布置方式,它不仅可以用于进攻,也常用于防守或驻扎。根据敌人的行动、地形和天气...
以色列选美小姐台上瞪巴勒斯坦小...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11月10日,以色列选美小姐希拉兹在比赛中疑似白了巴勒...
原创 直... 北洋军阀在中国历史上常常被分为直系和皖系,尽管这种划分只是为了便于记忆,并没有明确的阵营划分。实际上...
“尊重沈伯洋成为‘台独烈士’的... 北平锋 11月11日,台湾《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文章《沈伯洋处境,台独路线缩影》指出,“身为中华民族的...
力量钻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力量钻石(301071)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
《真·三国无双:起源》大型DL... 快科技11月12日消息,光荣特库摩宣布,战术动作游戏《真·三国无双 起源》大型DLC“梦幻四英杰”今...
原创 刘... 刘备虽然被后世称为仁君,但他一生中也有过一些鲜为人知的算计与疑虑。尤其在临终时,他将心腹大将赵云召至...
原创 最... 民国时候,中央政府看着是统一了全国,其实地方上还是军阀各自为政。有这么一位军阀,让蒋介石头疼了十几年...
原创 历... 假作真时真亦假,当历史与小说交织在一起时,往往小说中的人物更显立体和生动,常让人误以为这些人物在历史...
巴基斯坦遭遇重大挑衅,宣布进入... 文/三玄 不到24小时,印巴接连传来巨响,南亚上空再次被战争阴云笼罩。 先是印度新德里红堡发生汽车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