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努尔哈赤的孙子里有3个铁帽子王,谁最厉害?一亲王战功不如郡王
创始人
2025-10-06 20:02:23
0

清朝历史上共有12位显赫的铁帽子王,其中8位是在开国时期凭借卓越战功获封的,被称为清初八大功封铁帽子王。这些功勋卓著的王爷们,构成了清朝宗室最显赫的军事贵族集团。

这八位铁帽子王中,有3位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1位是侄子,3位是孙子,还有1位是曾孙,跨越了清初三代宗室成员。其中,努尔哈赤的4位子侄辈铁帽子王最为显赫,他们分别是:

1. 被誉为清朝第一亲王的礼亲王代善

2. 率领清军入关的睿亲王多尔衮

3. 两次确保皇权平稳过渡的郑亲王济尔哈朗

4. 被乾隆皇帝赞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的豫亲王多铎

这些功勋卓著的王爷们牢牢占据着铁帽子王的前四位。而唯一的曾孙辈铁帽子王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由于辈分低、年纪小,24岁就英年早逝,生前最高爵位仅为郡王,在八位铁帽子王中地位相对较低。

那么,努尔哈赤孙辈的三位铁帽子王该如何排序呢?他们当中谁最出色?这个问题颇有意思,因为在这三人中,亲王的地位未必就高于郡王。

首先来看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五子硕塞。他是努尔哈赤孙辈铁帽子王中最年轻的一位,在八大功封铁帽子王中也仅比曾孙辈的勒克德浑年长半岁。由于年纪尚轻,他错过了在关外建功立业和在入关初期独当一面的机会。

硕塞16岁初次上阵时,已是清军入关后与李自成和南明作战的时期。他作为副将跟随豫亲王多铎,先在潼关大败李自成主力,攻占西安;后又南下仅用数月就灭亡了南明弘光政权,俘获弘光帝。17岁时,他因战功获赏黄金2000两、白银20000两。18岁时又随多铎远征蒙古喀尔喀部,奔袭两天三夜大获全胜。20岁时参与平定大同叛乱,因功晋封亲王。但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征,27岁便英年早逝。

表面看硕塞战功显赫,但细究就会发现,这些战役的主帅都是多铎,硕塞从未独当一面。他能成为铁帽子亲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乾隆皇帝为平衡宗室势力,需要在皇太极子嗣中多选一位铁帽子王;二是硕塞的后嗣庄亲王爵位被雍正皇帝转赐给其十六弟允禄,乾隆为照顾允禄后人而将硕塞列入铁帽子王。因此,硕塞的铁帽子王含金量在八位中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仅是郡王的岳讬(礼亲王代善长子)反而更为出色。作为努尔哈赤长孙,他从小受祖父宠爱,后成为镶红旗旗主。在皇太极继位过程中立下拥立之功,并协助皇太极逐步集权。崇德元年被封为成亲王,是首批六位亲王之一。虽然后来被降为郡王,但战功显赫,既有独当一面的统帅经历,又在政治上有重要贡献。其铁帽子王克勤郡王的含金量实际高于硕塞的亲王爵位。

而最杰出的当属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他18岁前就随父征战蒙古,被祖父努尔哈赤封为贝勒。后历任镶白旗、镶黄旗、正蓝旗旗主,是清朝首批六位亲王之一。在关外时期战功累累,入关后更率军入川剿灭张献忠,立下不世之功。虽因政治斗争被多尔衮迫害致死,但其军事成就在孙辈中无人能及。顺治亲政后为其平反,乾隆时毫无争议地列入铁帽子王。

综上所述,努尔哈赤孙辈三位铁帽子王的含金量排序应为:肃亲王豪格>克勤郡王岳讬>承泽亲王硕塞。这个排序也体现在祭祀待遇上:岳讬配享太庙并入祀盛京贤王祠,豪格虽未入太庙但也入祀贤王祠,而硕塞两项殊荣皆无。可见在清朝皇帝心目中,这三位铁帽子王的实际地位与爵位高低并不完全对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快船懵了!比尔遭遇髋部骨折 将... 北京时间11月13日消息,来自名记Shams的报道称,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快船队后卫布拉德利-比尔遭遇...
证券代码:002731 证券简...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特别...
文玩热潮下,天地狮子头麻核桃选... 天地狮子头麻核桃的魅力 天地狮子头麻核桃,以其独特的外形和纹理,深受众多玩家喜爱。它纹路深刻,桩型周...
原创 鄂... 1943年夏,湖北西部的山区战火纷飞。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怀着雄心壮志,决心迅速攻占鄂西地区,打...
艺术为桥连世界 丝路同心绘盛景...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交响乐《丝路长安》 2025年11月9日,伴随着普契尼经典歌剧《...
新书速览|具身智能:从理论到实... 全面介绍具身智能核心技术,涵盖多传感器融合、ROS2、机器人规划与控制等内容。 1 本书内容 《具...
文玩女孩必看!三招教你搭出高级... 现在的文玩不得不说已经不是老爷们的专属配饰了!据统计如今的文玩市场主力军是女性玩家!那么说女性玩家的...
勾勒世界出版轮廓,倡导“文化互... 10月26日,人们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办的贝尔格莱德国际书展上参观。王韡摄(新华社发) 10...
河南师范大学2025河南省普通... 历史组普通批 历史组定向 历史组预科 历史组地方专项 历史组国家专项 历史组...
闹饥荒时,鱼虾满河,为何百姓宁... “易子而食”、“饿殍遍野”、“白骨如山”……翻开厚重的史书,关于古代饥荒的记载,总是充满了这些令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