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武汉会战,孙连仲和稔彦王都在算计对方,但这次,日本人失算了
创始人
2025-10-05 12:31:31
0

徐州会战后的战略困局:日军围剿计划的彻底破产 1938年夏,徐州会战落下帷幕,这场战役的结果令日本大本营派往前线的高级参谋们震惊不已。他们精心设计的数十万大军合围计划,竟未能取得预期战果。中国军队以惊人的战术智慧,将五十个师的兵力化整为零,采取离心式突围战术,如同水银泻地般从日军精心编织的包围网中渗透而出。这场围剿行动不仅未能捕获中国军队主力,甚至连小股部队都鲜有斩获。 日军高层为此战付出了巨大代价,表面上看是为了洗刷第五、第十师团在临沂、台儿庄战役中的耻辱,实则暗藏更深的战略图谋。他们企图通过徐州一战彻底歼灭中国军队主力,从而迫使蒋介石政府坐到谈判桌前。在日本军部看来,蒋介石之所以敢与日本开战,全赖其手中尚存的军事力量。若能在此役消灭这五十个师,中国将再无抵抗资本。

然而现实给了以桥本群为首的日军参谋团沉重一击。面对如此局面,日军已骑虎难下。正如天皇御前会议所强调的:既然已激发士兵的作战意志,就必须顺势而为,否则将面临军心涣散的风险。桥本群不禁将怒火转向板垣征四郎,正是这位将领不顾全局,擅自对山西发动进攻,打乱了日军沿平汉线进攻武汉的原定计划。若按原计划实施,中国军队当时尚未完成战备,日军也不会在临沂、台儿庄接连受挫,更不会陷入如今徐州会战的尴尬境地。 武汉会战的战略布局与变局 面对困局,桥本群回国后立即召集参谋团队研究对策。最终决定:既然徐州未能达成歼灭中国主力的目标,就必须在武汉会战中实现这一战略意图。日军制定了南北两线五路并进的作战方案: 北线部署: - 华中派遣军直属第3师团 - 第十一军下辖第6师团

- 华北派遣军所属第10、13、16师团 这些部队分为两路:一路沿大别山南麓经黄陂进攻汉口;另一路从霍山出麻城,经固始、信阳由北向南推进。 南线部署: - 华中派遣军直辖第9师团 - 第十一军第27、101、106师团 同样兵分两路:一路沿南浔铁路南进掩护侧翼;另一路沿瑞武路从西南方向迂回武昌。 此外,海军派出溯江作战舰队和波田支队,沿长江及其南岸逆流而上。按原计划,主攻方向本在北线。但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堤制造黄泛区,彻底打乱了日军部署。洪水泛滥使机械化部队寸步难行,日军被迫将北主南从改为南主北从。 北线日军的艰难跋涉 南线战场上,薛岳和张发奎部打得异常顽强,让冈村宁次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代价。这令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坐立不安。相比之下,北线第2军虽然处境艰难,但总比陷入苦战的第十一军强些。 8月22日,畑俊六命令第2军司令东久迩宫稔彦王发起进攻。对这位皇族将领而言,进军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先是土肥原贤二的第16师团在兰封几乎全军覆没,接着黄泛区洪水迫使机械化程度高的第10、16师团弃车步行。重型装备不得不绕道青岛,经海路运至淞沪,再溯江而上到安庆,最后陆运至合肥。这条补给线比从日本本土运输还要费时费力。 原定7月的合击计划一拖再拖,到8月下旬,仅第13师团和部分第10师团完成集结,第16师团和第3师团仍在途中。此时南线冈村宁次部已被中国军队打得精疲力竭。北线第6师团虽骁勇善战,但孤军深入黄梅后陷入桂军李品仙部的包围,补给线遭游击队频频袭击,被迫抽调一个旅团保护交通线,导致前线兵力严重不足。

战略误判与战术失误 畑俊六不顾北线兵力不足的现实,强令第2军进攻。狂妄的日军认为,仅第10、13师团现有兵力已足够。他们计划分两步走:先占潢川、商城,再分兵两路,一路西取信阳,一路南穿大别山直扑汉口。 8月27日,武汉会战北线战役打响。筱冢义男率第10师团攻六安,荻州立兵率第13师团打霍山,意图快速突入商城地区。第3、16师团随后跟进。这种添油战术犯了兵家大忌——前线攻击力不足,后续部队又无法及时支援。果然,第10师团在六安遭遇于学忠第51军114师顽强抵抗,第13师团被冯治安第77军37师阻挡三天。 8月29日,中国军队完成阻击任务主动撤离,但彻底破坏了六安至潢川、霍山至商城间的所有公路。日军辎重车辆无法通行,士兵不得不背负给养行军。时值酷暑,气温高达40多度,加上水源被中国军民破坏,日军大量士兵中暑掉队,每天减员数百人。 大别山区的惨烈拉锯战 日军第13师团在富金山遭遇宋希濂第71军顽强阻击,连续进攻10天,五次增兵均告失败。东久迩宫稔彦王不得不从第10师团抽调兵力增援,企图偷袭富金山侧背。但因日军暴行激起民愤,当地百姓向钟彬的88师报信,中国军队在坳口塘设伏,歼灭日军500余人。 偷袭失败后,东久迩宫稔彦王急调刚到的第16师团投入战斗,但改变策略令其绕行富金山北侧,企图切断第71军退路。情报再次被中国军队获知,宋希濂及时率部撤离。

与此同时,第10师团攻占固始后直扑潢川,遭遇张自忠第59军顽强阻击。尽管地形不利且部队未经充分休整,第59军仍死守潢川五天,重创日军冈田旅团。当第16师团濑谷旅团威胁到第59军退路时,李宗仁才下令撤退。 战略转折与信阳失守 此时日军第3师团也加入战场,北线日军完成全部部署。原计划是主攻信阳,辅攻大别山。但因第13师团在富金山损失惨重,东久迩宫稔彦王不得不调整部署,导致兵力分散。更关键的是,为避免首功被平民出身的冈村宁次夺得,他决定直接突破大别山进攻武汉。 中国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敏锐察觉日军意图变化,及时调整部署,将防线转向北面。第71军和第30军撤至沙窝、小界岭构筑新阵地。在这里,中国军队展现出惊人韧性。当第30师求援时,孙连仲断然拒绝:增援部队,一个没有!只要还有一个人,就必须守住阵地!指挥部虽遭日机轰炸,孙连仲仍坚持在一线指挥,甚至亲自持枪冲锋。 就在沙窝、小界岭防线稳如泰山时,信阳战局突变。日本华北派遣军增派骑兵第4旅团迂回至信阳以南,切断平汉线。胡宗南惊慌失措,未经请示就擅自南撤至南阳,致使信阳失守。这一溃退使武汉北部门户洞开,李宗仁被迫下令撤退。 武汉会战虽以失利告终,但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从未被击败。南北两线将士用鲜血证明: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和战斗力,远超出日军的预估。这场会战不仅迟滞了日军的进攻步伐,更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幻想,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公元1398年,时间回到中国南京。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及明朝的创立者,正在为自己的陵墓挑...
原创 当... 在南宋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远闪耀,那就是岳飞。他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位深受人民...
原创 隋... 王维在他的诗作中,极力赞扬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舍生忘死的年轻将领。在他的一句诗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
原创 武... 武则天,一位传奇的女性,她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李唐王朝手中夺取了江山,成为一代女皇,武则...
原创 如... 前言 在三国的纷乱时代,张辽和孙策都是备受瞩目的英勇将领,二人如果发生单挑,胜负成为了一个引人好奇的...
原创 聂... 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桥牌高手,并且为中国桥牌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
原创 赵... 文丑原本是袁绍手下的猛将之一,与颜良并列,是袁绍军中的顶尖勇将。两人因其勇猛的战斗力而声名显赫,被誉...
原创 如... 王选,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但她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她并非生于动荡的战乱时期,也没有直接...
浙江瑞安“荒野求生”挑战赛被曝... 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 捡木柴搭建庇护所、钻木取火、抓蚱蜢充饥……近期,国内几档荒野求生挑战赛频频冲上...
鲁比奥讥讽欧洲:要你们教美国做... 【文/观察者网 王一】美国最近因为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指责。据英国路透社、美国《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