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紫禁城内传来令人心碎的消息——风华绝代的董鄂妃香消玉殒,如仙子般驾返瑶池,年仅二十二岁便结束了短暂而传奇的一生。这位倾国倾城的佳人,其生平事迹早已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她与顺治帝那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永恒话题,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为之动容。
董鄂妃薨逝后,顺治帝悲痛欲绝,特追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虽然她生前未曾正式册立为后,死后亦未获准升祔太庙,但相较于废后、孝惠皇后及孝康皇后等人,她的人生却有着令人称羡的独特之处:她赢得了顺治帝刻骨铭心的真爱,这份感情之深,令后世史家都为之感叹;她在世时虽无皇后之名,却实际执掌后宫大权,成为六宫实际的主宰者;更令人唏嘘的是,她与顺治帝的爱情结晶荣亲王虽不幸早夭,却破例被追封亲王爵位,并获准单独修建园寝,这份殊荣在清代皇子丧葬制度中实属罕见,即便是废后与孝惠皇后所出之子也未能获此待遇。 据宫廷档案记载,董鄂妃是在顺治帝的亲自陪伴下,带着安详的微笑缓缓闭上双眼的。她幸运地先于丈夫离世,免去了承受丧夫之痛的煎熬。在她身后,顺治帝不顾礼制约束,以远超皇后规格的仪制为其操办丧事,极尽哀荣。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位痴情的帝王亲自执笔,用血泪写就了四千余字的《行状》,字里行间浸透着无尽的思念与哀伤,每一句都饱含深情,每一字都凝结着泪珠,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感人的帝王情书。这份《行状》不仅记录了董鄂妃的生平点滴,更见证了这段超越生死的帝妃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