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家和夏家(夏金桂家)都是为宫廷服务的皇商巨富,但他们的财富性质和规模有着显著的不同。
简单来说,夏家可能比薛家更有钱,但薛家的社会地位和底蕴远高于夏家。下面我们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对比:
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
来源: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后,领内帑银行商,即拿着皇帝的钱做生意,是“户部挂名”的皇商。生意范围极广,书中明确写到的有当铺、药材行、木材店等,在全国各地都有买卖和当铺分号。
规模:薛家的财富是综合性的、世代积累的庞大家族产业。虽然到了薛蟠这一代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产业网络和根基依然深厚。
夏家:“桂花夏家”
来源:夏家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也是非常富有的皇商。但他家的财富来源非常单一和专精:“单有几十顷地种着桂花”(这可不是普通的地,是皇家的桂花供应基地),“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供奉”。
规模:夏家的财富是垄断性的。他们几乎垄断了宫廷和整个京城的高端桂花市场。这种垄断生意带来的利润极其惊人,可以说是“暴利”。因此,在现金流动性和当期利润上,夏家很可能超过了日渐衰败的薛家。
薛家:“金陵四大家族”之一
这是最关键的区别。薛家不仅是富商,更是“护官符”上记载的、与贾、王、史三家联络有姻的特权贵族阶层。他们家的财富是与政治权力深度捆绑的。
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她的姨母是贾府的当家主母王夫人,舅舅是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是纯粹的商人家庭无法比拟的。
夏家:“非常的富贵”
夏家虽然极其富有,但书中并未提及他们有类似“四大家族”那样的政治背景和贵族姻亲。他们更像是“富而不贵”的顶级豪商。
从夏金桂的母亲急于将女儿嫁入薛家可以看出,她们渴望通过与贵族联姻来提升社会地位,从一个“富商”家庭跻身“贵族”行列。这反过来证明,薛家的“门第”在当时的社会眼光中是高于夏家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现代的比喻来理解:
薛家:像一个庞大的、业务多元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虽然现在效益下滑,有些机构臃肿,但资产雄厚,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与政府(皇室)关系深厚,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信誉。
夏家:像一个高度垄断的独角兽公司或专利技术公司。业务非常聚焦(只做桂花),市场份额巨大,利润率高得吓人,现金流极好,是行业内的绝对霸主。但在政商两界的“人脉”和“底蕴”上,不如前者。
因此,综合来看:
论现金和短期利润:很可能夏家更有钱。他们的生意是垄断暴利,且没有薛家那么大的家族包袱和衰退迹象。
论总资产和社会地位:薛家更雄厚。薛家的产业是多元化的,遍布全国,其贵族身份带来的隐形资产(如人脉、信誉、土地等)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所以,当薛蟠要娶夏金桂时,这本质上是一场 “贵族门第”与“巨额现金”的联姻。薛家看中了夏家的钱(可以弥补自家产业的亏空),而夏家看中了薛家的地位(可以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
这也为后来夏金桂在薛家横行霸道、试图夺取财政大权埋下了伏笔——她自恃娘家有钱,根本不把日渐衰落的薛家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