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位年仅6岁就登基、在位仅3年便被迫退位的末代皇帝,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而广为人知。作为封建王朝的终结者,溥仪的人生轨迹与历代亡国之君截然不同,他恰好处在封建帝制与民主共和的历史转折点上,这种独特的时代背景赋予了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犹如一场风暴,将摇摇欲坠的清王朝推向覆灭的深渊。1912年2月12日,在隆裕皇太后的主持下,清廷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退位诏书》,年幼的溥仪正式结束了他的皇帝生涯。值得玩味的是,由于隆裕太后与袁世凯达成了《清室优待条件》,溥仪及其皇室成员得以继续居住在紫禁城内,每年还能获得民国政府高达400万两白银的巨额津贴。在深宫之中,这些前朝遗老们依然维持着奢靡的生活,御膳房照常运作,各种珍馐美味应有尽有,其铺张浪费的程度甚至比从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然而宫墙之外却是另一番景象。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中国陷入了新的动荡。这位野心家一面高喊革命口号,一面暗中筹划复辟帝制。在他死后,各地军阀割据混战,社会秩序更加混乱。1924年,冯玉祥率领的直系第三军突然发动政变,他们不顾先前签订的优待协议,强行将溥仪驱逐出宫。与溥仪一同离开的还有他的两位妻子——末代皇后婉容和皇妃文绣。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则领到些许遣散费后各奔东西。
紫禁城内除了溥仪一家,还居住着多位先帝的遗孀。光绪帝的一后二妃中,只有瑾妃在1924年病逝于永和宫,得以在宫中终老。其余健在的太妃都是同治皇帝的嫔妃,也就是慈禧太后的正经儿媳。当驱逐令下达时,仅剩敬懿皇贵太妃和荣惠皇贵太妃两位老人,她们都已年逾古稀。
敬懿皇贵妃本名赫舍里氏,出身满洲正蓝旗的名门望族,其父是广东雷州知府崇龄。这位太妃以出众的容貌和才华闻名,不仅肌肤胜雪、姿容绝世,更是精通琴棋书画,在众太妃中享有极高威望。荣惠皇贵太妃同样出身显赫,是镶蓝旗西林觉罗氏之女。虽然冯玉祥严禁携带宫中珍宝离宫,但这两位深谙世故的太妃早已未雨绸缪,在政变前就将御赐的贵重物品秘密转移出宫。
离开紫禁城后,两位太妃没有随溥仪前往天津,而是在北京城北购置了一处幽静的宅院,由几位贴身宫女照料起居。敬懿太妃于1932年安详离世,次年荣惠太妃也追随而去,两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最终得以善终,为这个末代皇室的故事画上了句点。她们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一个时代落幕时的悲欢离合,也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艰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