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中,许褚被张飞刺伤手臂这一情节,标志着三国战局的重要转折点。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结束后,蜀汉方面开始进入战略休整期,而与此同时,关羽在荆州发动了著名的襄樊之战。随着战事发展,三国格局逐渐演变为蜀汉与东吴的对抗,这使得许褚即便怀有复仇之心,也失去了与张飞再次交锋的时机和空间。更深入分析,即便许褚真有机会再遇张飞,以张飞万人敌的威名震慑诸多名将的战绩来看——包括令吕布都忌惮三分的表现——许褚恐怕也未必真敢轻言复仇。
细数张飞与许褚的三次经典对决,每次都能看出许褚的被动处境。首次在博望坡之战,曹军中伏之际,许褚面对突然杀出的张飞选择避战,这在当时情有可原;第二次在赤壁败退途中,疲惫不堪的许褚与张辽、徐晃联手,骑着无鞍马勉强抵挡张飞,事后曹操清点伤亡时,众将皆负伤在身,史家多推测许褚的伤势正是拜张飞所赐;第三次汉中之战,醉酒状态的许褚更是不堪,仅三回合就被张飞刺伤。这些战例似乎都因特殊状况导致许褚失利,但若对比许褚与马超激战二百三十回合的辉煌战绩,是否意味着二人实力相当?实则不然。长坂桥一役,张飞单骑喝退曹操全军,包括许褚在内的所有曹营猛将竟无人敢应战,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从武艺造诣来看,张飞确实更胜一筹。两人都曾与吕布交手,但表现迥异:张飞三次对战吕布,从五十回合力战到令吕布避战;而许褚仅在濮阳之战主动挑战吕布,二十回合后就需要典韦助阵,最终更需六将合力才击退吕布。与马超的对战同样耐人寻味:许褚战前就令马超心生怯意,战中裸衣震慑,虽折断兵器却最终中箭败退;反观张飞在刚击败马岱的疲惫状态下,仍与马超大战百余回合,甚至逼得马超不得不使诈败计谋。这些对比清晰表明,张飞的武艺确实在许褚之上。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许褚对张飞存在心理阴影。作为曹营顶尖猛将,许褚在接连败于吕布、关羽后曾陷入长期低迷,直到潼关之战才重拾信心。而张飞却是整部作品中唯一令战神吕布都忌惮的武将,关羽更直言其武艺在自己之上。考虑到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的战绩远超许褚(许褚与徐晃战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这种实力差距就更加明显。特别是在赤壁败退时的遭遇战,当时许褚保护谋士团刚与曹操会合,体力消耗不大,却选择骑无鞍马迎战张飞,这种反常举动恰恰暴露了他对张飞的畏惧心理。当张飞突然杀出时,曹军诸将尽皆胆寒的记载,在许褚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心理劣势或许才是他屡次败于张飞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