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之一。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曹操麾下有两位赫赫有名的亲卫大将——典韦与许褚。他们不仅是曹操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更是曹魏政权的重要支柱。其中许褚尤其受到曹氏家族的信任,在曹丕登基称帝后,被委以武卫将军的重任,统领禁军。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曹氏宗庙的祭祀名单中,为何只有典韦位列其中,而同样功勋卓著的许褚却未能获此殊荣?
让我们先来细说典韦的传奇一生。这位猛将最初并非曹操的直属部下,而是在张邈与曹操决裂后,才转投曹操帐下。典韦以其过人的武艺和勇猛的战功迅速崭露头角,被曹操破格提拔为都尉,并安排在自己身边担任贴身护卫。曹操对自身安全极为重视,特意让典韦率领精锐亲兵日夜不停地在大帐周围巡逻警戒。
典韦治军严明,麾下将士个个骁勇善战,每逢战事必冲锋在前。他更是废寝忘食地守护着曹操的安全,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忠诚。在建安二年(197年)的宛城之战中,典韦为掩护曹操撤退,独自断后力战至死,用生命诠释了忠义的真谛。曹操闻讯悲痛欲绝,不惜重金招募死士夺回其遗体。此后曹操每逢重要节日都会亲自祭奠典韦,这份深厚的情谊最终让典韦得以配享曹氏宗庙。
再来看许褚的传奇经历。这位以胆识过人著称的猛将,早年在淮汝一带就声名远播。归顺曹操后,他同样在宛城之战中表现出色,多次救曹操于危难之中,因此获封关内侯。此后十余年间,许褚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他性格刚正不阿,对军纪要求近乎苛刻,这种严谨的作风让曹操对他愈发器重。曹操去世时,许褚悲痛到吐血的程度,而继位的曹丕也对他信任有加,继续委以重任。
然而到了曹芳执政时期,在举行盛大祭祀典礼时,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出现了:虽然名单上包括了历代为曹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文武大臣,甚至连曹操的护卫典韦都位列其中,但许褚却意外落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许褚刚正不阿的性格得罪了太多权贵。相比之下,典韦因早年在宛城之战中为保护曹操壮烈牺牲,不仅避免了后来朝廷中的政治纷争,更因其舍身救主的壮举在曹操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忠诚,自然比许褚后期的政治处境更能打动曹氏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