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卷中,赵高无疑是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名字。这位秦朝末年的权臣以其阴险狡诈的政治手腕和过人的智谋闻名于世,曾先后设计害死了丞相李斯和秦二世胡亥。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权倾朝野的阴谋家最终却栽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手中——子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皇室成员,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惊天逆转的呢?
赵高确实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他不仅精通律法,在文字造诣和书法艺术上也颇有建树。据史料记载,他的小篆书法堪称一绝,甚至可能参与过秦朝文字统一的工程。正是这些过人的才能,让他在秦始皇时期就获得了重用,被任命为中车府令——这个职位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侍卫长,不仅要求武艺骑射样样精通,更需要获得皇帝绝对的信任。由此可见,赵高确实是个文武双全的能臣。
在秦始皇身边侍奉期间,赵高表现得极为低调勤勉。他善于揣摩上意,对秦始皇的一举一动都观察入微,因此深得这位千古一帝的宠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赵高曾因触犯秦律而被正直的廷尉蒙毅依法判处死刑。令人意外的是,向来以严苛著称的秦始皇竟破例赦免了赵高,不仅免除了他的死罪,还恢复了他的官职。这个看似仁慈的决定,却为日后蒙氏家族的覆灭和秦王朝的崩溃埋下了祸根。
经历过这次生死劫难后,赵高对权力的渴望愈发强烈。当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突然驾崩时,赵高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先是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将皇位继承人从扶苏改为胡亥;接着又假传圣旨,逼迫扶苏自尽;最后还说服丞相李斯支持他的政变计划。在成功拥立胡亥登基后,赵高开始了疯狂的清洗行动。他罗织罪名,先后残杀了秦始皇的十二位皇子,更在杜县将十位公主处以肢解的极刑,其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然而正是这种肆无忌惮的暴行,最终导致了赵高的覆灭。他最大的失误在于严重低估了子婴这个看似温顺的皇室成员。赵高天真地以为,一个既无兵权又无党羽的公子哥根本不足为惧,却不知子婴早已看穿了他的野心。更致命的是,赵高在朝中的倒行逆施已经引起了公愤,他著名的指鹿为马事件不仅没能巩固权力,反而让更多大臣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子婴的复仇计划堪称完美。他先是利用胡亥对赵高日渐增长的不满情绪,在朝堂上巧妙进谏;当发现胡亥仍执迷不悟时,他又暗中联络对赵高不满的大臣。在赵高最松懈的时刻,子婴果断出手,将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一举诛杀。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子婴的身份至今仍是历史谜团——他可能是胡亥的兄长,也可能是秦始皇的弟弟。但无论如何,正是这个被赵高轻视的小人物,最终为秦王朝清除了最大的毒瘤。
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再精于算计的权谋家,也终将败给自己的傲慢与偏见。赵高机关算尽,却因为轻视对手而功败垂成;子婴隐忍不发,却以智慧和勇气改写了历史。这种权力更迭中的戏剧性反转,正是历史最耐人寻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