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村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张爱萍上将肩负重任,带领一批革命战士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这支初创的海军力量虽然装备简陋,却承载着新中国保卫海疆的梦想与希望。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1950年1月海军领导机关正式成立时,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萧劲光担任海军司令员,而张爱萍将军并未获得这一重要职务。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少人的疑惑:为什么毛主席会选择自称是旱鸭子、从未接触过海军的萧劲光来执掌海军大权呢? 实际上,这看似出人意料的任命背后,蕴含着毛主席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宋任穷上将在其回忆录中对此有过详细记载:建国初期,海军建设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领域。我们既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又毫无建设现代海军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苏联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据我所知,毛主席在众多身经百战的将领中选中萧劲光同志,除了看重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萧劲光曾两次赴苏联留学深造,对苏联的情况非常了解,能够更好地借鉴苏联海军建设的成功经验。萧劲光同志多次赴苏洽谈我国海军建设事宜,但他并非一味照搬苏联模式,而是善于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创新探索。 从这段珍贵的回忆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毛主席选择萧劲光的三大关键因素:首先,萧劲光具备出色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其次,他丰富的留苏经历使其能够更好地吸收借鉴苏联海军的建设经验;最重要的是,他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将外来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军发展道路。历史证明,毛主席的慧眼识人确实英明。萧劲光上任后,仅用短短五六年时间就完成了新中国海军的创建任务。到1956年,东海舰队、南海舰队、青岛基地、旅顺基地等海军重要力量相继建立。海军建设取得了全方位发展,从空中到海上,从水面到水下,从海岛到海岸,初步构建起完整的海防体系。在边建设边战斗的过程中,海军与陆军、空军密切配合,成功收复了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外的所有沿海岛屿。新中国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极短时间内取得的辉煌成就令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毛主席曾欣慰地说:有萧劲光在,海军司令员就不用换人了,萧劲光就是终身海军司令员! 最终,萧劲光在这个重要岗位上整整工作了30年,成为世界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海军司令。对此,萧劲光的女儿萧凯深情地说:父亲能够长期担任这一要职,与毛主席的充分信任和坚定支持密不可分。 这段珍贵的历史往事被详细记录在陈冠任所著、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和《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两本著作中。这套图书不仅成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更因其生动详实的记述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成为红色历史题材的经典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