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著名的周瑜打黄盖事件发生在赤壁之战的关键时刻,这是东吴精心设计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为了迷惑多疑的曹操。当时周瑜下令对黄盖施以重刑,场面必定十分惨烈。那么,周瑜难道就不担心真的会失手打死这位老将吗?其实,只要设身处地站在周瑜的立场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变得清晰明了了。
首先,作为东吴三军的最高统帅,周瑜对麾下将领的情况了如指掌。他清楚地知道,像程普、黄盖、韩当、周泰这些跟随孙氏父子征战多年的老将,虽然年事已高,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铁血军人,体魄强健如牛,即便挨上几十军棍也不至于丧命。更重要的是,周瑜深知负责行刑的士兵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油子,他们懂得如何掌握分寸——起初几下会真打以显军威,之后就会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力度。这些行刑者最擅长的就是察言观色,随时注意主帅的反应。周瑜还预料到,当刑罚进行到一定程度时,黄盖的旧部必然会出面求情,届时他就可以顺水推舟地收手,这样既能达到震慑效果,又不会真的伤及性命。 其次,即便真的发生意外导致黄盖身亡,这对周瑜来说未必完全是坏事。自周瑜执掌兵权以来,一直面临着军中老将的轻视和不服,特别是那些跟随孙坚、孙策打天下的老臣们,常常倚老卖老,对这位年轻统帅颇有微词。不仅周瑜难以服众,就连孙权有时也不得不礼让三分。在这种情况下,万一黄盖真的被杖毙,反而可以成为周瑜树立军威的绝佳机会。他可以借机将责任完全推给黄盖,以扰乱军心违抗军令等罪名来震慑其他将领。毕竟在等级森严的军队中,上级对下级有着绝对的权威,即便强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给一个死人,也无人能够辩驳。 再者,黄盖若真的被打死,反而可能让诈降之计更具说服力。周瑜完全可以派黄盖的至交好友如程普、韩当等人前往曹营诈降。他们可以声泪俱下地控诉:周瑜小儿残暴不仁,竟将黄盖将军活活打死,我等实在看不过眼,特来投奔明主......这种建立在真实死亡基础上的诈降,比单纯的重伤更有说服力。即便周瑜仍坚持要让伤者亲自诈降,以他治军之严,完全可以再选一位忠勇之士重演苦肉计。正所谓慈不掌兵,为了战争胜利,牺牲个把将领对周瑜来说并非不可接受。 最后,只要能够取得赤壁之战的最终胜利,黄盖之死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代价。对周瑜而言,当务之急是不惜一切代价击败曹操。别说牺牲一个黄盖,就是程普、韩当等老将全部战死,只要能够赢得战争,这些损失都在可接受范围内。战后完全可以在庆功宴上追封黄盖为烈士,厚待其家属,用胜利的光环来掩盖这个小小的瑕疵。退一万步说,如果赤壁之战失败,东吴必将灭亡,届时国破家亡,谁还会在意一个将领的生死呢?在生死存亡的战争面前,个人的牺牲永远要让位于整体战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