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6纵副司令员兼16师师长梁兴初,奉命来到了哈尔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
他进屋,敬礼,然后报告:
“林总、罗政委,我来了。”
罗荣桓点点头说:“你坐下。”
他简单问了一下梁兴初的近况,便说道:
“独1师和独3师,都是359旅的老底子,不能老当独立师。我们想再加上东满独立师,组建第10纵队,我们打算让你去当副司令员,把10纵带成能打硬仗、恶仗的一流部队。”
梁兴初问:“这是组织决定,还是征求意见?”
罗荣桓说:“听听你的意见。”
梁兴初当即说:“我不去。让我去,就把那个‘副’字拿掉。我宁当鸡头,不做牛尾。”
罗荣桓在红军时就是梁兴初的上级,抗战时在山东微山湖时还救过梁兴初的命,于是对他说:“你先去中央大街逛一逛吧,下午再来。”
梁兴初一走,罗荣桓对林总说:“这个梁兴初就这个脾气,年轻气盛,让他当1纵副司令员,非要兼1师师长不可,到6纵当副司令员, 又要兼16师师长,就是好打仗。”
林总说:“好打仗好呀!好钢就用在刀刃上。”
下午,梁兴初从中央大街逛完了回来,罗荣桓说:“满足你的愿望,去吧,到10纵当司令员。”
10纵下属3个师,师长都是老资格,有的红军时就是军、 师级干部,有的是有名的“模范师长”,那时梁兴初才是连、营干部。后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几个师长也是团政委、团长,梁兴初也只是个营长。10纵司令员的人选,本来就是3位师长中的一位。梁兴初这么一“闹”,就成为了他们的上级。对此,梁兴初乐呵呵地说:“谁能打谁上。 这是战争铁律。”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