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极具历史价值的珍贵合影拍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照片中四位英姿飒爽的将军都是人民军队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革命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后,这四位功勋卓著的将领都获得了与战功相匹配的崇高军衔,成为开国将帅中的璀璨明星。
细心的历史爱好者一定会注意到,照片右侧的两位将军在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时,都被授予了大将军衔。站在最右侧的是威名远扬的陈赓将军,他身旁则是被誉为\"常胜将军\"的粟裕大将。这两位开国元勋都是公认的军事奇才,无论是战役指挥艺术还是实战战绩,在开国将帅中都堪称翘楚。陈赓将军出身黄埔军校第一期,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不仅军事造诣深厚,政治工作也极为出色,是难得的军政全才。而粟裕将军的成长轨迹更为传奇,这位从未接受过正规军校教育的将领,完全是在战火中淬炼成钢,通过一次次生死考验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最终成长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代战神。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陈赓将军作为第二野战军的核心将领,担任第四兵团司令员要职,先后指挥部队参与渡江战役、解放华南、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战役,为全国解放立下汗马功劳。粟裕将军则是第三野战军的灵魂人物,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期间进行的所有重大战役,从苏中七战七捷到淮海战役,几乎都凝聚着粟裕将军的军事智慧。可以说,这两位将军在各自野战军中都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他们获得大将军衔实至名归。在十位开国大将中,陈赓和粟裕更是以卓越的战功和非凡的军事才能脱颖而出,堪称大将中的佼佼者。
由于战争年代各自肩负重任,两位将军鲜有相聚的机会,更难得留下合影。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庆庆典期间,两位将军身着笔挺的新式军装,英姿勃发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中国盛况。
照片中赫赫有名的陈赓、粟裕两位大将固然耀眼,但左侧的两位将军同样来历不凡。虽然他们被授予的是上将军衔,但都是开国上将中的杰出代表。最左侧的是被誉为\"全能将军\"的洪学智,他身旁则是当时最年轻的开国上将萧华,这两位也都是军政双优的难得将才。
洪学智与萧华将军都具备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政治工作水平。洪学智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王牌部队第43军首任军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又转型为卓越的后勤专家,为志愿军建立起\"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萧华将军则是政工干部的典范,他创作的《长征组歌》激励了无数革命战士,在解放战争中与萧劲光将军共同执掌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成功解放长春,后历任特种兵司令员、空军政委等职,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