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今儿个聊点有意思的,不是当下的热搜八卦,是一千多年前南朝末年的事儿 —— 就是那个萧道成,明明一开始看着也不是最拔尖的,咋就把刘宋王朝给逼得没了气儿,自己当起了皇帝呢?
说实话,我最开始翻这段历史的时候,总觉得刘宋亡得也太突然了。你想啊,刘裕当年多猛,硬生生打下一片江山,怎么传到后面几代,就扛不住了?后来我翻了好几本杂记才发现,根本不是突然,是早早就烂根儿了。就说宋明帝刘彧吧,这人在位的时候就没干过几件正经事,要么就是杀功臣,要么就是折腾老百姓,朝堂上乌烟瘴气的。那时候萧道成还只是个小官,跟着部队打仗,我估计他那时候就看出来了,这刘宋的江山怕是坐不久了。
你别说,萧道成这人还真有点本事。一开始他就是个普通的将领,跟着大部队平定叛乱,打了几场胜仗,慢慢就有了点名气。后来宋明帝去世,继位的宋后废帝刘昱更是个混不吝的主儿,天天不务正业,拿着刀子在宫里乱晃,看谁不顺眼就砍谁,连大臣都敢随便杀。有一回萧道成因为天气热,光着膀子在屋里休息,刘昱突然闯进来,拿着弓箭就对准他的肚子,还好旁边的人劝了一句,说 “萧将军肚子大,是个好靶子,不如用假箭射着玩”,这才保住了一条命。我估计那时候萧道成心里就凉透了,心想这皇帝迟早要把自己害死,不如先下手为强。
其实吧,萧道成能成功,也不光是他自己厉害,主要是刘宋的皇帝太不争气了。你想啊,连续好几代皇帝都要么残暴,要么懦弱,朝堂上的大臣早就心寒了。萧道成那时候手里有兵权,又会做人,跟底下的将领处得都不错,还有像王敬则这样的人跟着他干。有一回,王敬则带着人闯进宫里,把宋后废帝给杀了,然后就捧着玉玺去找萧道成,劝他当皇帝。萧道成一开始还装模作样地推辞,说 “这可不行,我是忠臣”,结果没几天就忍不住了,逼着当时的小皇帝宋顺帝禅位。
我记得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禅位那天,宋顺帝才十岁,吓得躲在宫里哭,拉着一个太监的手说 “我是不是要被杀了?”。萧道成那边呢,早就准备好了禅位的诏书,还让大臣们演了一出 “三请三让” 的戏码。最后宋顺帝没办法,只能哭着签下禅位诏书,刘宋就这么没了,萧道成建立了南齐。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一个王朝的灭亡,有时候就是这么儿戏,全看掌权的人能不能撑住场面。
现在想想,萧道成能逼宫成功,说白了就是占了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刘宋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把江山折腾得不成样子;地利就是他手里有兵权,控制了京城的军队;人和就是大臣和老百姓都早就不想再跟着刘宋混了。要是换个稍微靠谱点的皇帝,萧道成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敢轻易动手啊。
不过话说回来,萧道成虽然当了皇帝,但南齐也没撑多久,几十年后就又被别人给推翻了。有时候我就琢磨,这南朝的皇帝好像都逃不过这个循环,要么自己折腾亡国,要么被手下的人篡位,真是应了那句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你说要是刘裕泉下有知,看到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就这么没了,会不会气得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