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帝退位的原因:被隐藏的太深,难怪清朝不敢与洋人死战到底
创始人
2025-10-04 02:01:14
0

1912年2月12日,武昌起义爆发的四个月后,虽然多地爆发起义,但暂时还未波及北京地区,然而这一天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却主动退位,代表清朝正式落下帷幕。

问题在于:1644年清军入关以来,清廷就嗜权如命,达到了中国皇权专制顶峰,为何会在1912年主动放弃皇权?难道,因为此时清朝统治者不愿再起兵戈,或者开始赞同共和,或者为了民族利益而不愿再内斗,于是才主动交权?

答案当然不是,只是这个问题被隐藏的太深,真相可以浓缩为两个字,就是“怕死”,与国家大义毫无关系。但在“怕死”的背后,却依然不改“贪婪”的本色。接下来,就谈一谈这方面的话题。

首先,清朝满城控制

通过军事征服、收买联合地主阶级和文人集团,清朝取得了政权,但一个致命的客观弱点是:满清八旗人数少,如何统治数量庞大的汉民呢?

这里面手段很多,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军事控制,就是中央八旗和遍布全国军事要地的满城,接下来先谈满城。

清军入关以后,清政府为了防止汉人造反,加强对整个国家的军事控制,即令八旗军布防于全国各处的军事要地,实行永久性驻扎,或单独修建军事性质的镇守城,或在屯驻的城市中另建城池,专供八旗驻军及其随行眷属使用,这些叫做“满城”。

平时,八旗兵丁在满城内生活和训练,并威慑反抗者;战时,则出城作战,镇压反抗者。同时,满城里的八旗,往往还能指挥、控制当地绿营,因此一座满城控制了相当大的一片区域。也就是说,满城的军事力量,是清朝统治的重要基础,一旦没有满城,那么该地区就可能失控。

其次,满城逐渐被破

对于小规模起义,八旗驱动绿营兵丁,哪怕人海战术,也总能镇压小规模的起义军。因此,长达200年的时间内,各地满城基本保持,清朝统治也基本无恙。

但到太平天国时期却不同了,太平军非常善战,在发展壮大过程中,灭掉了多地满城,比如南京满城(位于明故宫,就是将明故宫改造成了满城)、杭州满城等。这些满城规模都很大,控制的又是财税重地江浙,因此太平天国灭掉这些满城,以及让其他部分满城受损,对清朝打击很大。

辛亥革命期间,原本重建的南京、杭州满城又遭破坏,成都满城协商解决,更严重的是西安满城被灭。西安是西北重镇,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之所以逃到西安,一方面西安远离北京,一方面西安满城没有遭到什么破坏。

总之,经过多次军事打击,很多重要军事重地的满城或遭严重削弱,或直接被灭,清朝通过满城统治的基础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清朝中央八旗

满城本质上是清朝布置在全国的军事据点,但除此之外,清朝还有中央八旗。除了八旗自身腐化堕落不堪之外,在鸦片战争之后,这一主力也慢慢消耗殆尽。

太平天国除了打击绿营之外,还消灭了很多八旗主力,比如李开芳北伐,还有击破江南大营等。同时,西方侵略者也消灭了部分八旗主力,最典型的是八里桥之战,就基本消灭了一支满蒙主力部队。其中,清朝持续200多年的削弱蒙古,也导致蒙古自身实力锐降,晚清时也没有什么实力支持清廷,况且满清对蒙古还有警惕之心。

当然,清朝不是没有想过重建八旗精锐,现实的问题是八旗犹如扶不起的阿斗,原本让荫昌在袁世凯旁边编练八旗新军,以及还有其他编练八旗的努力,以组建一支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但最终都宣告失败。

总之,经过太平天国、洋人入侵,清朝八旗主力几乎不存,兼之自身又不努力、怎么扶都扶不起来,于是延续200多年的统治基础就出了严重问题。

最后,晚清缺乏维持统治的军事力量,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为了维持统治,为了活命,于是有了以下的一些历史:

其一,鸦片战争之前,几乎没有汉人总督,也鲜有汉人提督,军权往往都是满人掌握,但太平天国后,曾国藩的湘军极速扩张,手下汉人提督众多,这让清廷非常紧张。最终,清廷扶持了淮军,瓦解了湘军,开始让掌权的汉人内斗,就是继续以汉制汉。

因为缺乏维护统治的清廷军事力量,于是接下来清朝挑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内斗,让其互相牵制,由此让清廷获益,而不是从国家利益的出发促使他们奋发图强、团结对外。当然,曾国藩等也的确愚忠,有小节而无国家民族大义。

其二,因为清朝八旗主力所乘无几,又不堪一战,于是后来更不敢与洋人死战到底。逻辑很简单,无论能不能打赢,最终都会可能导致八旗进一步被削弱,同时导致汉人武装进一步强大,这显然不利于满清统治,于是不如不打、不如卖国。若血战到底,焉能如此惨败于远来之敌。

有人认为,明朝时遇到鸦片战争后的情形更差。其实不对,因为清朝根本不敢死战,既害怕八旗主力进一步损失,又害怕汉人在死战中会崛起,故而后来不停的签署卖国条约,乃至还有不败而败的中法战争。换成明朝的话,显然就没有这种顾虑。

其三,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偏居一隅,此时清廷对东南七省控制非常微弱,既无地方满城镇压,又无中央八旗主力威慑,于是东南七省才会公然“互保”,抗拒朝廷命令,以保全地方。

其四,因为清廷已经没有威慑力了,于是为了维持统治,才有预备立宪方案,不是真的想丢掉大权搞君主立宪制。但满清统治都已摇摇欲坠了,搞出的却还是贪婪的欺骗式的预备立宪,还梦想掌握大权,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与清廷分道扬镳,这也是辛亥革命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五,辛亥革命时,不少革命军思明末惨剧而对满清愤恨不已,于是一些地方采取了比较过激的手段,这让清廷很担心自己的下场,于是迫不得已之下清帝“主动”退位。但清帝退位的条件,要求却又很高,比如末代清帝居住于紫禁城,每年还有400万两银元的荣养等。

总之,满清退出历史舞台,不是他们想退出,而是因为没有八旗和满城的军事力量维持,担心自身安危之下,迫不得已的退出,所以后来有了日本人的“帮助”,其中部分人就又“果断”的出山,建立了一个由日本人完全控制的“伪满洲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双江县甜觅茶叶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双江县甜觅茶叶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周双妹,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读展 | 茶馆里的漫画社,如何... 1937年的夏天,成都商业场一家小茶馆内,十余位青年画家,在听闻七七事变后,立志用画笔为抗战献力,遂...
原创 他... 在日本的历史上,伊藤博文曾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担任过日本的首相和韩国统监。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历...
原创 大... 看过一些关于清朝历史的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了解皇陵的存在吧。作为皇族成员的长眠之地,皇陵的看守问题一...
美国前国务卿:五角大楼正在酝酿... 在美国全球战略布局的离奇转变中,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蓬佩奥的言论如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
十一位顶尖学者联手解码中国石窟... 三湘都市报11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700页篇幅、360余张高清珍贵图片、11位顶尖学者联...
副中心再添文化新地标!宋庄青年... 当八台塔吊的金色机械臂在宋庄湛蓝的天际下划出优美弧线,1400多名建设者正将钢筋水泥与艺术的灵感激荡...
魔都看展丨西岸艺博会惊现一大批... 2025西岸艺博会最显著的变化是画廊单元搬至新地标,原本的主力场馆西岸艺术中心迎来扩容的现场单元。一...
国亡,然文明永续;裸体,但绝对... 不得不看。 文 | Anne 既然“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大展都空降魔都了,那么“古罗马”大展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