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兰诗》这首流传千年的北朝民歌中,诗人用雄浑笔触描绘了边关将士的英勇气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荡气回肠的诗句生动展现了古代军人驰骋沙场的壮烈场景。对于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而言,能够成为统率千军的将军确实是毕生追求的荣耀;然而对于在家中翘首以盼的父母亲人来说,功名利禄都是次要的,他们日夜祈祷的只是亲人能够平安归来。虽然那些威风八面的大将军确实令人敬仰,但若是不慎将虚构人物当作真实历史人物来崇拜,那就未免贻笑大方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就有这样三位家喻户晓却纯属虚构的大将军形象。
首先要说的是罗成这个人物。在《说唐全传》等演义小说中,罗成被塑造成北平王罗艺的公子,其母秦胜珠与隋唐名将秦琼有着姑侄关系,因此罗成与秦琼是表兄弟。小说中描写二人相认后情同手足,经常切磋武艺,罗成尤其以枪法闻名。这个心高气傲的年轻将领在前往为秦母贺寿途中,竟沿路高调炫耀携带的金银财宝,巴不得有人来劫道好让他一展身手。结果非但未能如愿,反而与绿林好汉单雄信起了冲突。在隋末乱世中,罗成因义气与程咬金、单雄信等数十人结为异姓兄弟,从此站在了朝廷的对立面。在小说情节里,罗成屡建奇功:大破长蛇阵、击杀靠山王杨林、助李世民击败王世充等五路反王,可谓战功赫赫。可惜这位不可一世的少年将军最终遭太子李建成陷害,连人带马陷入淤泥河,被乱箭穿心而亡。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此生动的罗成形象完全是文学创作,在真实历史中并无其人。
其次是号称\"天下第一横勇无敌\"的宇文成都。看到\"宇文\"这个姓氏,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隋朝之前的北周皇室。确实,在隋文帝杨坚篡周建隋后,对宇文皇族进行了彻底清洗,不再任用宇文氏为官。因此这个在《说唐》中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实际上也是文人虚构的艺术形象。在小说描写中,宇文成都武艺超群,曾在长安灯会上轻松击败试图偷袭的秦琼,展现出压倒性的实力。最精彩的莫过于他与李元霸的巅峰对决:面对这位传说中的第一猛将,宇文成都虽全力应战,终究难敌\"一力降十会\"的天生神力,最终败下阵来。这个虚构人物的形象塑造得如此成功,以至于让很多读者误以为真。
最后要说的就是李元霸这个传奇人物。既然他的对手宇文成都是虚构的,那么这位隋唐第一好汉自然也是文学创作的产物。在《隋唐演义》的描写中,李元霸被塑造成金翅大鹏雕转世,虽然外表瘦弱如病夫,却能力举千斤,手持一对八百斤重的铁锤,更有一人独战二百三十万大军的夸张战绩。然而这位无敌于天下的猛将最终因举锤骂天而遭雷击身亡,落得个戏剧性的结局。尽管李元霸纯属虚构,但其形象塑造得太过深入人心,至今仍被不少人当作真实历史人物崇拜。这种现象也反映出《隋唐演义》这类历史演义小说的独特魅力——它们往往虚实相间,既有真实历史背景,又穿插大量艺术虚构,让读者在享受精彩故事的同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历史认知上的混淆。不过这也正是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我们不必过分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