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许多人喜爱的经典作品,其中刘备一度称帝,建立了“汉中王”的地位,并立下了五名著名将领为“五虎将”。这五位将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尽管这些人物在小说中被誉为五虎将,但如果我们回到历史的真实面貌,就会发现,这个五虎将的名号其实是后来的文学作品虚构出来的。实际上的“虎将”,严格来说,历史上只有三个半人。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的真实记录。三国时期的主要历史来源是《三国志》,这本书由三国历史学家陈寿所著。尽管陈寿最初列出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的传记,他并没有赋予他们“五虎将”这一荣誉头衔。这个名字,实际上来源于后来的戏曲和小说的改编,逐渐流传开来。
不过,正史中的这五人确实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将领,尤其是其中的两人——关羽和张飞,堪称真正的“虎将”。说到这两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即使没有看过《三国》的电视剧或小说,他们的名字也几乎家喻户晓。尽管在《三国志》中,关羽和张飞的事迹并没有特别详细的记载,但他们在三国历史中无疑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实,他们之所以能被称为虎将,最重要的证明是其他人对他们的评价。众所周知,敌人往往最了解你。曹操的谋士程昱就曾评价过关羽和张飞:“皆万人之敌也”,而刘烨则称他们“勇冠三军而为将”。这些评价足以显示关张二人非同一般的英勇和威猛。
值得一提的是,史实中的张飞,与后来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些出入。真实的张飞不仅能勇猛作战,竟然还会一些文艺技能,例如书法和绘画,他尤其擅长画美人。这与小说中那种“粗暴”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至于关羽和张飞的后世影响,两人均被神化,关羽被尊奉为“武圣”,更被称为“关二爷”,数百年来受到无数人的崇拜和祭祀;而张飞则被视为“巡查阴阳二界”的神祇。
接下来谈到另一个被称为“虎将”的人物——许褚。许褚是曹操阵营中的著名将领,他的威名也同样不小。许褚身材高大,身高超过八尺,腰围十围,堪称“虎侯”。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有许褚与马超“裸衣对决”的戏码,但这场战斗并没有历史依据。真实的历史中,许褚与马超并未发生过这样的直接对抗。两人唯一的接触,是在曹操和马超坐下来喝酒的场合。马超本打算刺杀曹操,但他在看到曹操身后那位威猛的“虎侯”后,便放弃了这个想法,最终曹操得以幸免。
至于“半个虎将”,那个人便是孙权的父亲——孙坚。孙坚有着“江东猛虎”的称号,的确是一位出色的将领。历史上,他的光辉时刻出现在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在这场战争中,许多诸侯因为各种原因放慢了进攻步伐,只有孙坚带领军队积极与董卓对抗,屡次取得战功,令董卓感到极为忌惮。正史也给予了孙坚极高的评价,称他为“猛将”。然而,孙坚的英勇最终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在与刘表的交战中,他不幸中了暗箭,年仅37岁便去世。尽管如此,他的儿子孙权继位后,将他追封为“武烈皇帝”。因此,孙坚既是将领,也是皇帝,所以在历史上只能算作“半个虎将”。
总结来说,三国时代的真正虎将,除了关羽、张飞之外,许褚和孙坚也可以列入其中。其他的所谓虎将称号,都是后人虚构的。历史中的“虎将”不仅代表着英勇与智慧,也承载着他们在战争中所留下的深刻印象和精神遗产。